發布時間:2018-02-23 08:37:59 法制晚報
關注中物聯
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近日發布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根據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的要求,對快遞包裝減量提出新要求。該標準要求快遞包裝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降低了快遞封套用紙的定量要求。
早在2009年,我國就發布了《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標,但是當中并未過多涉及綠色環保的相關內容。誰能想到這幾年來網購、物流一路高歌猛進,隨之帶來了巨量的快遞垃圾。在快遞運輸途中,大多情況都是商品被塑料袋套上幾層,然后放進瓦楞紙箱,而紙箱又被各類膠帶“五花大綁”。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業消耗了99.22億個包裝箱、169.85億米膠帶以及82.68億個塑料袋。其中膠帶的長度可繞地球赤道425圈。如果按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估算,這些快遞就會產生包裝垃圾400多萬噸。
統計還顯示,我國快遞紙箱回收率不到20%。除了紙箱之外,快遞包裝中還有很多無法直接循環利用的包裝物,比如,制作膠帶的主要原料聚氯乙烯(PVC),在土壤中至少要經過100年才能自然分解。
快遞行業過度包裝、回收利用率低、造成環境污染,解決相關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所以,給2009年的國標打個補丁、升個級早已勢在必行。
據報道,新修訂發布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要求快遞包裝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同時,標準降低了快遞封套用紙的定量要求,降低了塑料薄膜類快遞包裝袋的厚度要求以及氣墊膜類快遞包裝袋、塑料編織布類快遞包裝袋的定量要求。我們期待著,在小二高呼“包郵啊,親”,剁手族開心“買買買”的同時,快遞包裝能夠進一步減量并循環利用,不再給環境造成那么大的壓力。
據報道,現在業內已經出現了環保快遞袋,可真正做到100%生物降解。此外,今后還可以在循環包裝袋、共享快遞盒方面多想些辦法——循環包裝袋可以采用抽拉繩密封,從而不必撕破,實現反復使用。而共享快遞盒可以是一個方形的塑料箱,采用新型材質,具有輕便、環保、耐摔的特點,簽收后快遞小哥可以將它折疊起來,變成一塊塑料板,帶回倉庫重復使用。在業內人士的設想中,還有完全不使用膠帶,且設置了一次性環保封箱扣的“零膠紙箱”……總之,我們期待著在新國標的推動下,新型、環保的快遞包裝能在我們的生活中大規模推廣開來。
需要注意的是,剛剛修訂升級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和2009年的國標一樣,并非強制性國標,而是一個推薦性標準。所以,要讓新國標落地,讓快遞垃圾真正實現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的目標,還需要配套措施。比如說,實現了新國標的快遞行業可給予一定的稅費減免,而依然簡單粗暴用膠帶纏紙箱的,則不予減免。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