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2-01 09:39:35 中國網
關注中物聯
臨近春節,雖然不少快遞公司宣布春節期間正常運營,但回家過年仍然是大部分快遞員群體主要選擇。快遞員們為避開2月12日左右的節前春運高峰,往往提前購票返鄉,但年末網購大潮又持續進行,更是讓快遞行業壓力倍增。在此情況下,作為中國物流末端的代表企業,中郵速遞易通過提高物流兩端的消化能力,為整個快遞行業減壓。
中郵速遞易智能快遞柜:緩解春節期間快遞網點的配送壓力
進了臘月就是年,按照老百姓的生活習慣,春節是換新衣、換新車的集中時期。因此,一般在臨近春節時,不少網友會摩拳擦掌開始網購各類年貨。但由于網購年貨的高峰期,恰恰又是快遞員返鄉之時,一時間快遞行業的壓力可想而知。而中郵速遞易于2012年推出的智能快遞柜,通過提供24小時自助派送服務,卻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快遞配送壓力。

圖:中郵速遞易智能快遞柜緩解春節期間快遞網點的配送壓力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2月底,中郵速遞易累計用戶規模已超過7000萬,智能快遞柜規模也增加至8.4萬組(含易郵柜),成功實現全國大中小型的全量覆蓋的地域戰略布局。同時,截至目前,累計包裹投遞量更是突破14億件。可以說,在網點規模、柜體數量、入柜量、日均投件量等方面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的中郵速遞易,不僅緩解春節期間快遞網點的配送壓力,更能助力各大電商年貨節的成功舉辦。
中郵速遞易小黃筒:緩解春節期間寄件端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郵速遞易不僅提高了物流末端的消化能力,其還開啟了物流“最先100米”的革新,攜手中國郵政推出了24小時自助寄件智能設備——小黃筒。據悉,中郵速遞易小黃筒不僅通過密集布點,采用統一標準收費,滿足了用戶春節期間隨時寄的需求,還通過集中配送的方式,搭載數據運營模式,讓快遞員以更精準的包裹定位信息有效地規劃收件路徑,最快速地完成多量寄件包裹的收取工作,提升在寄件物流的運營效率,緩解春節期間寄件端的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快遞包裹量也在持續上升,預計到2020年全國快遞包裹量日均將超過2.2億單。因此,中郵速遞易的智能快遞柜和小黃筒不僅是在春節期間,在全年的任意時刻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存在意義。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