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1-22 09:19:32 北京商報網
關注中物聯
網購消費在經歷多年的兩成漲幅之后,2017年出現罕見的三成增長。艾瑞咨詢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預計達6.1萬億元,較去年增長29.6%。數據增幅的背后,是零售業態融合所展現的成效,是服務消費接連提速的表現。
網購消費增近三成
根據艾瑞咨詢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3-2017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的增長率在2016年觸底降到歷年最低值23.9%后,2017年增加了5.7個百分點。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2017年初,業界對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增長率的預期為20%左右,但2017全年的網購漲幅超過了原有的預期。
對于2017年超預期的增長,艾瑞咨詢分析認為,“2017年是線上線下融合的實踐年,線上對線下的數據賦能以及線下對線上的導流作用初見成效,穩定發展的網絡購物迎來新的發展活力”。
新零售效果初顯
眾多零售從業者表示,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回溫的背后是電商企業不斷將渠道下沉,頻繁試水實體零售業所呈現的效果。
過去一年,電商企業探索實體商業的發展方向,實體零售企業加速與電商進行融合,智慧零售、新零售、無界零售等詞匯成為高頻詞。盒馬鮮生、7FRESH以及蘇鮮生等被視為新零售試驗田頻繁落地,曾經聚焦于線上渠道的電商企業已經親自上陣開拓實體商業的發展空間,融合多種業態搶奪線下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電商企業與實體商業的聯手已經在過去一年成為常態,阿里與銀泰、百聯、新華都、高鑫零售關系越發密切,京東與沃爾瑪、山姆店頻繁互動,渠道間的界限越發模糊,帶來的業績增效也隨之被放大。
服務消費提升增長率
線上服務消費交易挽救了網購增速放緩的頹勢,家政訂單漲幅更讓人意外。截至2017年7月,58到家的訂單量與平臺內家政員的數量同樣保持著150%的漲幅。
管家幫副總裁韓吉叢曾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該公司的業務線上占比約30%,多數是從微信、App等渠道而獲得。2018年,計劃實現線上獲取業務占比在八成左右的目標。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堅表示,線上服務消費增長帶動電商增長率回暖,得益于中國電商市場的超前布局。生活服務O2O在“大浪淘沙”之后,存活的平臺逐漸掌握用戶的消費特點,服務也趨于精細化。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