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供應鏈金融十大事件:產融結合獲推進,區塊鏈迎大爆發
發布時間:2018-01-12 11:11:13 現代物流報
關注中物聯
第一物流全媒體(微信:cn156news 記者 楊云飛)
供應鏈金融行業在經歷了新一輪改革浪潮之后,繼而迎來了聲勢浩大的監管之年,2017年可謂是政策頻出。借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作用愈發重要,“產融結合、脫虛向實”的國家政策引導讓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物流與供應鏈金融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此回顧一下2017年的供應鏈金融市場中,有哪些事件值得我們思考?
1、最 科 技
區塊鏈技術大爆發

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效果值得期待
吸睛事件:2017年5月9日,京東金融宣布與中國銀聯宣布合作完成了區塊鏈技術底層打通并測試成功,這是中國銀聯與互聯網企業之間建設的首條聯盟鏈。蘇寧銀行成功接入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國內信用證信息傳輸系統等。
上榜理由:2017年,區塊鏈技術讓從事供應鏈金融行業的企業看到了“新希望”,由于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性,天然地適用于供應鏈金融領域。這給供應鏈金融領域如何強化風控提出了一個全新的途徑。也因此,區塊鏈在2017受到極大關注和熱捧。
從這點上來說,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效果值得期待。
2、最 支 持
多部門高度重視金融發展

擴大融資渠道是企業的迫切需求
吸睛事件:2017年1月19日,商務部等5部門印發《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擴大融資渠道,推動供應鏈金融。
上榜理由: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長期制約著小微企業發展,其主要問題是小微企業長期擁有的大量應收賬款、存貨、設備等流動資產得不到有效利用。
因此,擴大融資渠道、有效利用動產資源進行融資,既是小微企業的迫切需要,也是金融服務創新的必然要求。
3、最 強 音
供應鏈金融迎國務院力挺

國務院力挺之下,供應鏈金融將迎新發展
吸睛事件:2017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
其中,《指導意見》將“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作為六大重點任務之一,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范供應鏈金融風險。
上榜理由:供應鏈金融的規范發展,有利于拓寬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確保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本次國務院高調發聲“力挺”供應鏈金融發展,充分體現出供應鏈金融在整個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時,對今后供應鏈金融如何賦能實體經濟也提出了針對性很強的舉措。供應鏈金融迎來發展的新階段。
4、最 及 時
首支產業供應鏈基金誕生

吸睛事件:2017年4月18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起我國第一支產業供應鏈基金。
“我們期望通過產業基金平臺匯聚全社會優勢資源和產業資本,專注于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資源整合、產業投資與價值創造,努力打造成推動我國產融結合的一面旗幟。”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對此表示。
上榜理由:現如今,產融結合模式的4.0時代正呼之欲出,供應鏈金融的未來頗具想象空間。呼應波瀾壯闊的產融結合時代,空前的資本洗禮呼嘯而來,如何借勢供應鏈金融,將成企業新一輪的成長機會。
5、最 聚 焦
“一帶一路”供應鏈金融聯盟成立

“一帶一路”供應鏈金融聯盟為實體經濟建言獻策
吸睛事件:2017年3月17日,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安聯保險集團共同主辦了“國際金融合作研討會”。會上,由民生銀行、中國中車、中國中鐵等40余家金融機構和核心企業共同成立了 “一帶一路”供應鏈金融聯盟。
同年年底,該聯盟主辦了“一帶一路”供應鏈金融聯盟國際合作論壇”,論壇圍繞推動供應鏈金融發展、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展開充分溝通交流。此外,論壇還發起并啟動了“一帶一路”供應鏈金融“千人工程 、千位智庫、千企計劃、千億基金”戰略。
上榜理由:“一帶一路”供應鏈金融聯盟著眼于整合“一帶一路”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基于金融理念和手段創新,努力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而這無疑給物流企業提供了全新的商機,如何借勢“一帶一路”供應鏈機遇,謀求新發展,值得關注。
6、最 搶 眼
應收賬款票據融資成香餑餑

發展應收賬款融資緩解小微企業燃眉之急
吸睛事件:2017年4月25日,七部門聯合印發《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2017-2019年)》,在全國開展為期3年的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
2017年9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其中在科技金融創新方面有3項:“以關聯企業從產業鏈核心龍頭企業獲得的應收賬款為質押的融資服務”、“面向中小企業的一站式投融資信息服務”、“貸款、保險、財政風險補償捆綁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服務”。
上榜理由:隨著企業生態向智能化、無形化轉變,尤其在供應鏈和物聯網場景下,企業的應收賬款、庫存等數據,已經成為信用管理的重要因素。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應收賬款融資越來越成為解決小微企業資金困難的一個重要途徑,其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7、最 期 待
京東金融或獨立上市

“臉盲”心不盲的劉強東,金融野心從不隱藏
吸睛事件:2017年3月1日,京東集團簽署了關于重組京東金融的最終協議。依照協議,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股份,相當于京東金融68%的股份。這一舉動被外界猜測是為了京東金融獨立IPO鋪路。
上榜理由:京東金融集團于2013年10月開始獨立運營,定位于服務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其堅持遵從金融本質,可以說不僅為整個京東集團增光添彩,還推動整個行業全面跨進智能金融時代。而重組之后的京東金融,其未來更令人期待!
8、最 契 合
馬云牽手張近東發力金融

馬云張近東聯手,新金融要玩出新高度
吸睛事件:2017年12月25日,蘇寧云商公告宣布,子公司蘇寧金服擬以270 億元投前估值融資53.35 億元,擴股16.50%。融資引入云峰基金、中金資本、光大控股、深創投集團等15家外部戰略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馬云控股40%的云鋒新創投資在此輪融資中占據了蘇寧金服二股東的角色。對此,蘇寧強調“阿里巴巴是蘇寧最重要的戰略伙伴”。
上榜理由:不得不說,蘇寧金服在第三方支付、供應鏈金融等金融業務的整合能力令人稱贊。而此次入股蘇寧金服,馬云看重的還包括蘇寧金融的線下消費場景,以及蘇寧擁有14張金融牌照,這都加速了其入股蘇寧金服的腳步。對于蘇寧而言,則能繼續在未來的新金融領域占領重要席位。
9、最 “得意”
發展供應鏈金融讓海航“錦上添花”

海航物流發展供應鏈金融,實力不容小覷
吸睛事件:2017年5月初,海航集團登上歐洲老牌銀行——德意志銀行第一大股東的寶座。目前,海航物流的物流金融服務已經是全牌照的金融服務提供商,擁有供應鏈金融、保理、租賃、資產交易所 、網絡支付等金融工具。
上榜理由:實體行業需要資本介入,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促使產業扁平化、貿易層級不斷壓縮,這就加劇了供應鏈金融的需求。因此看似“不差錢”的大型實體企業也急切向資本靠攏。
10、最 悲 催
樂視拖欠供應商貨款遭圍堵

希望賈躍亭早日擺脫“老賴”之稱
吸睛事件:從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樂視欠供應商貨款事件持續發酵,波及到眾多EMS代工廠、元器件分銷代理商,仁寶、大聯大、文曄、韋爾半導體相關損失幾千萬至數億元不等,另外,還有眾多未公開的IC分銷商遭遇樂視欠款,對此,樂視大樓遭眾多供應商圍堵。
上榜理由:樂視這兩年一直讓人“揪心不已”,一石激起千層浪,暴露出供應鏈各種問題,樂視欠款反映出運營資金不足導致的財務危機。同時再一次警示,如何有效控制供應鏈金融風險對企業而言,依然不容忽視。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