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建“出海大通道” 無水港正式開港運營
發布時間:2017-12-15 09:53:02 麗水網
關注中物聯
12月12日,麗水無水港正式開港運營,這標志著麗水也有了自己的“出海大通道”,將進一步促進麗水開放型經濟發展,加快麗水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經濟舞臺的步伐。
每標箱節省物流成本500元
“通過無水港發送貨物,每個標準集裝箱能節約物流成本500多元!”12日上午,浙江海陸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托運的4萬米人造革,在麗水無水港裝箱發車,這是麗水無水港開港后發出的第一批貨物。據了解,這批人造革隨后將通過鐵路運到寧波舟山港,并在這里裝船出海運往巴基斯坦。該公司總經理鄭海算賬后發現,相比以前公司自己通過公路運輸的方式將貨物運到寧波,這次走麗水無水港要節省不少。
麗水無水港位于麗水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飛雨路1號,為我市新老城區連接地帶。該項目由市城投公司和麗汽集團共同投資組建的麗水陸港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和經營,于2013年底開工建設,占地面積5.49萬平方米,建有外貿倉庫、監管倉庫、保稅倉庫、物流商務綜合用房等,總投資2.02億元。
麗水無水港毗鄰G25長深高速公路,距鐵路貨運站約10公里,周邊交通基礎設施完備,開展公路運輸、海鐵聯運的條件優越,并能輻射下屬各縣市及福建省西北部的浦城、松溪、政和、武夷山、建陽等地。
麗水無水港副總經理張國軍介紹說,通過整合現有物流資源,建設與產業相配套的麗水國際物流服務系統,無水港將極大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提升物流的效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配套環境。據測算,與企業傳統的自主完成運輸、報關、檢驗、吊裝、港雜和港口操作等費用相比,無水港每標箱至少能幫企業降低500元的成本。
麗水也有了自己的“出海大通道”
“作為一個地處山區的內陸城市,麗水離最近的沿海港口也有兩三百公里的距離,這為我市企業外貿業務開展帶來諸多限制與不便。”對此,納愛斯集團黨委委員、董事葉華英深有體會。
作為專業陸港,麗水無水港服務優勢明顯。功能定位有轉關轉檢、報關報檢、保稅、跨境電商、冷鏈物流、平行進口車、國際國內貨運、海鐵聯運、箱管、倉儲、堆場等。目前已啟動轉關轉檢、國際國內貨運、海鐵聯運、箱管、訂艙、倉儲等業務,為麗水市進出口企業提供“一站式”口岸服務,通過鐵路、公路等方式將貨物運送到寧波舟山港碼頭,裝船出海。
“麗水無水港讓企業在麗水本土,就能享受以往在港口口岸才能享受到的通關便利和物流服務。”葉華英說,無水港建立后帶來的便利,無形中拉近了麗水企業與大海、港口的距離。
正因作用如此重要,市委、市政府非常支持麗水無水港的開港運營工作。今年7月,我市與寧波市簽訂了《寧波—麗水深化山海協作工程合作框架協議書》,合作共建麗水無水港。11月,省海港集團和市政府簽署了《推進麗水市國際物流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寧波舟山港派出專業團隊進駐麗水無水港,全面協助開展無水港開港和業務啟動工作,成功開通麗水—寧波的海鐵聯運通道,這標志著麗水從此也有了自己的“出海大通道”。
將推動麗水經濟融入國際大舞臺
當日上午,麗水無水港開港的同時,還與寧波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速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了業務合作協議。
麗水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麗水無水港是我市培育新引擎、建設大花園的全新推動力,它的開港經營有力地推動了我市農特產品經濟、超市經濟、僑鄉經濟深度融入互融互通的國際大舞臺。
麗水的開放型經濟有兩個特點:一是區域經濟發展快速,2016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25.36億元,比上年增長7.1%,比全省、全國平均增幅分別高4個、8個百分點。二是僑商資源明顯,麗水市總人口260萬,出國經商人員達60多萬,其中42萬華人華僑遍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麗水無水港對麗水產品走出麗水、走向世界以及世界產品引入麗水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將成為帶動麗水經濟發展的特色引擎。
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副總經理倪成鋼介紹說,目前我省正進行全省內河港口和內陸無水港布局,打造世界級港口集群和國際強港,麗水無水港的建成投入,不僅帶動了整個麗水地區物流的大發展,而且也拓展了全省海港口岸的內陸腹地支撐。
目前,在省海港集團的支持下,麗水無水港已經開通了麗水站至寧波北侖港站、縉云站至寧波北侖港站的海鐵聯運通道,下一步省海港集團將加快麗水至寧波的海鐵聯運通道建設,并根據麗水無水港倉庫、堆場等建設情況,逐步開展跨境電商、冷鏈物流、平行進口車等業務。倪成鋼說:“希望麗水無水港和寧波舟山港成為攜手打造國際強港和內陸無水港深度合作的典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