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基建項目憑實力植根歐洲
發布時間:2017-12-12 09:33:09 經濟日報
關注中物聯
歷經一波三折,匈塞鐵路的建設終于步入正軌。這亦意味著中歐海陸快速通道提速在即。由一條路引發的政商貿易格局都將隨之調整,也令中、匈、塞與相關各方的布局與博弈進入高潮。
亞歐非之間共同建設一條高速鐵路,這是一帶一路的構想。對外輸出高鐵、對內構建“八縱八橫”高鐵網絡,這是中國高鐵發展的兩個大方向。自2008年京津高鐵開通以來,我國高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向前推進,并且,中泰鐵路、雅萬高鐵相繼開工,這都為高鐵走出國門亮明了實力。
首先從國內發展來看,我們早已改變了貧窮落后的面貌。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尤其是十八大以來,我國無論是在政治、經濟上,還是在軍事、文化領域,亦或是在科技創新上,都發生了巨變,也更加靠近世界舞臺中央。順應新時代的高鐵在短短的十幾年間就完成了從引進、到創新、再到中國標準的進程,繼而邁開走出國門挺近歐洲的步伐。
其次,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在與我國接壤的眾多國家中,都熱衷于加強交流與合作,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更是激發出相關各國加強多方面經濟合作的意愿,沿線各國同修一條路的愿望十分強烈,紛紛將加強鐵路建設當成一項重要的合作項目。而在今年9月21日由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制造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以350KM/H的速度馳騁京滬高鐵線時,立刻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為打開歐洲市場再添一份實力。
除此之外,在砥礪奮進的五年中,隨著我國主場外交活動的增多,如APEC峰會、博鰲亞洲論壇、G20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等等,不僅展現了我國的新形象,更讓世界眾多的國家重新認識了中國,中國的“朋友圈”從太平洋擴容到了大西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愿景愈加濃厚。在日前召開的2017中國-阿拉伯國家高鐵分會上,中國在鐵路建設方面的強大實力也得到了與會國家的普遍認可,合作的意向也更加明確。
我們都知道歐盟是中國最大貿易伙伴,中歐之間的貿易投資合作潛力巨大。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大力推動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是抵御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劑良藥。中歐之間多建設幾條快捷通道,不僅促進兩地經濟發展,更使得沿線友好鄰邦紛紛受益。
作為中國-中東歐合作的標志性項目,匈塞鐵路建設符合雙方利益互補需求。中國鐵路建設近30年來發展迅速,不論是相關裝備、技術,還是施工經驗都愈加成熟,尤其是在加強與新興市場國家合作后,進一步提高了裝備的質量和服務水平,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而目前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大多數中東歐國家都面臨鐵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設施更新改造問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加強交通基建合作十分恰當,又特別及時。
相信中國鐵路基建項目順利植根歐洲,必將為當地帶去經濟大發展的良好勢頭,未來我們也必將有更加雄厚的實力續寫中歐合作新篇章。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