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運第三季度箱量超馬士基成全球第一
發布時間:2017-12-04 09:45:28 港口圈/航海人
關注中物聯
中遠海運第三季度集裝箱運輸量同比增長23%(549萬TEU),成功從馬士基(526萬TEU)手上搶走頭把交椅,排名第一。
根據Alphaliner集裝箱運輸量排行榜,中遠海運第三季度集裝箱運輸量同比增長23%,而馬士基同比增長僅為2.4%。導致其貨運量增長放緩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訂艙系統此前受到網絡攻,導致馬士基IT系統停工12天。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S?ren Skou表示,公司集裝箱運輸量在六月份的頭兩周迅速下滑,貨主轉而投向其競爭對手訂艙。
由于中遠海運加上收購的OOCL(第三季度為160萬TEU),Alphaliner預測,2018年中遠海運或將在穩定集裝箱運輸量第一的位置。
馬士基這邊,即將完成對漢堡南美的收購,每年增加400萬TEU的運量,而且這個數據還要因為監管機構對收購的要求而縮水。
不可小覷的是,達飛輪船第三季度的運營成績保持在前列,稅前利潤率達10%,同樣對馬士基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對手。
達飛輪船第三季度集裝箱運輸量同比增長11.6%,達到498萬TEU,對它來說也是一項新紀錄。而且達飛輪船近期新建訂單有9艘22000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證實了其在新總裁Rodolphe Saade領導下的野心。
赫伯羅特排在達飛輪船后,位列第四,281萬TEU。但它明年很可能被日本三大運營商組成的ONE反超,本季度三家加起來達到了360萬TEU。
赫伯羅特第三季度集裝箱運輸量同比增長44.2%,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吸收了UASC的業務。不同于赫伯羅特,現代商船經過重組后,第三季度同比增長41.1%,達到105萬TEU,是真正的最大得利者,排在第八。
私人經營的地中海航運一直拒絕透露任何經營和財務數據。不過根據現有資料以及2M聯盟的數據分析,地中海航運第三季度的集裝箱運輸量接近于600萬TEU。這也就意味著,地中海航運一旦公布信息,其他班輪公司名次都要往后排了。
事實上,坊間曾經傳言說,中遠海運的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一大船公司,如果擁有這樣的野心,貨運量第一只會是其第一步而已。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