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冷鏈創全球首例 超200城市消費者可查生鮮溫度
發布時間:2017-11-10 09:10:00 第一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最近購買了生鮮食品的京東用戶要留意一下,你可能是全球首批體驗冷鏈物流智慧溫控全程可視的消費者。正值11.11京東全球購物節,為全面提升用戶體驗,京東物流近日將陸續在全國范圍內投放超過20萬個智能保溫箱,以其為載體,搭建起了全球首個冷鏈物流全流程智能溫控體系,近220個城市的消費者將有機會實時查看在京東上所購自營生鮮商品在倉儲、運輸、配送等各環節的溫度反饋和實時位置,實現全流程可溯源。目前,第一批智能保溫箱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華東、華北、華南區域的128個城市投入使用。
智慧溫控全程可視 讓消費者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據介紹,這些智能保溫箱是集保溫、定位、實時溫度監測為一體,利用物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與自動化設備的集成,實現了冷鏈信息與實物的無縫對接。不僅能長時間蓄溫保冷,還能夠通過京東云實時監測生鮮冷鏈包裹地理信息、包裹內生鮮商品的溫度及其他品控相關信息,為生鮮商品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物流保障。
京東物流冷鏈規劃部負責人暴景華介紹,目前,智能保溫箱主要應用于酸奶、熱帶果蔬、海鮮凍肉等對溫控要求較高的冷凍、冷藏食品。消費者在京東選購這些生鮮商品時,可以在商品詳情頁查看其儲存的實時溫度,下單之后,即可通過PC端或者京東APP在訂單詳情中查看商品配送過程中的溫度實時變化情況,確保了食品安全,讓消費者全程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有市民表示,經常在網上購買生鮮商品,但是對于其在運輸途中的溫度環境是否是在食品要求范圍內的,始終會抱有疑慮,就像酸奶必須要在0-4度保存才能不影響品質和口感,現在京東通過技術手段將這個問題“可視化”,大大化解了這一疑慮,在京東上買生鮮就更加放心了!
全球首個冷鏈物流全流程智能溫控體系建成
眾所周知,冷庫等標準設施匱乏、品類雜多難于標準化、源頭預冷率低且過程中脫冷導致腐損率高,是中國生鮮冷鏈行業的痛點。據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中國生鮮品的損腐率高達10%至25%,而在發達國家僅為5%,普通電商商品損耗率則低于1%,如何有效保證和監控生鮮商品在倉運配個環節的溫度,保證產品品質,降低產品損耗,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此,京東已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覆蓋深冷、冷凍、冷藏和控溫四個溫區的冷倉,滿足不同品類生鮮商品的個性化存儲需求,同時,配置了涵蓋冷藏、冷凍、恒溫三個溫區的專業冷鏈運輸車以及冷鏈三輪車,加之冷鏈保溫箱、專業冷媒(干冰、冰板、冰包、冰袋)等材料,確保全程冷鏈不斷鏈。
現在,在這些硬件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隨著智能保溫箱的投入使用,京東搭建起了全球首個冷鏈全流程智能溫控體系,實現了對生鮮商品在倉運配各環節的溫度變化、運輸速度、配送時效等進行全面監控。暴景華特別強調,尤其是在溫度控制上,通過智能溫控硬件設備,采集倉庫、冷藏車、保溫箱的溫濕度信息,與生鮮產品要求的溫濕度進行比對,如出現異常可以及時預警,進行處理,全面提升了冷鏈全程管理能力,有效降低了生鮮產品的損耗,實現了“0斷鏈”、“0腐損”,保證了生鮮食品安全,創建并引領了中國冷鏈物流市場標準。
另外,京東智能保溫箱的共享環保功能也值得稱道。據悉,這是京東自主研發的具備美國FDA標準的第五代VIP材質保溫箱可以循環使用,不僅保溫時長、存儲占用空間等方面優于行業平均,使用壽命還是行業的2-3倍,大大節省了包裝的損耗。
隨著消費升級的深化,無界零售時代的到來,“人人市場”之下,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產生了更為精準化、個性化、高品質化的需求。一直以來,京東物流不遺余力大力投建冷鏈物流,此次更是領先于行業以智能化手段重塑冷鏈服務標準,不僅僅將提升京東生鮮冷鏈的競爭優勢,更將改善冷鏈行業粗放式建設的現狀,提升整個產業鏈條的服務品質,讓消費者享受到高品質的生鮮商品和物流服務,推動中國生鮮冷鏈行業獲得長足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