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物流下的冷思考
發布時間:2017-11-09 08:56:25 浙江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物流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小到快遞,大到國際經濟貿易都需要物流業的參與。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增量增長,物流隨著產業、產品結構、地區分布以及國際化進程加快,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行業、支撐行業和引導行業,物流業正在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新的挑戰。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物流的發展也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特別是信息化的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物聯網、物流網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相結合的場景下,新的零售模式不再是簡單的點到點的配送,其增值需求也必將多樣化,將呈現物流+互聯網+更多的服務內容的解決方案。”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于11月6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城市物流發展年會”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中國重汽集團銷售部副總經理段恒永告訴記者,中國物流企業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涌現出很多行業的龍頭企業,但是整體行業“小亂差”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作為裝備制造企業,在信息對稱、訴求統一方面,我們與物流企業存在著溝通不利的問題。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可行性的具體解決方案。”物流行業在踐行綠色環保、產業升級、智能制造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段恒永表示,挑戰同時蘊含著機遇,在新時期物流發展中,需要用新思路、新理念看待新問題。例如,到2020年國家要實施國六的標準,整個制造業和物流業的成本提升趨勢是不可逆的,物流在技術路線轉型,企業車輛的智能化、輕便化、網聯化等新技術的應用大有可為。
“有路就有高安車”,高安作為全國有名的“汽運之都”,在物流發展中擁有豐富的經驗。山西省高安市副市長徐愛文在接受《經濟》-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高安汽運物流產業發展呈現出產業規模大、產業鏈條全、貨車交易量大三大特點。“除了政府引導物流產業布局,延伸產業鏈條,提供優惠政策外,高安市政府對市場化的運行增加了監管考核機制,每年對物流企業評級獎懲,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活力。”憑借高安市政府的努力,汽運產業已經從單純的貨運汽車運輸衍變成為集貨運物流、信息配載、汽車維修、車輛交易及車輛輔助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產業體系,其產業規模和影響已位列全國汽運產業“四強縣市”之首。
據悉,第七屆中國城市物流發展年會定于2017年12月20-22日在江西高安召開。會上,高安市委副書記、市長潘勁松表示,第七屆中國城市物流發展年會首次在省會及大中城市以外的城市舉行,必將對促進高安物流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城市形象、建設品牌高安產生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