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10-30 15:41:02
關注中物聯
眼下,隨著新零售時代的到來,市場體系、經濟運作都在不斷地隨著商業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著。那么,什么是新零售?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而這里提到的物流,早已不是我們認為的傳統物流,而是智慧供應鏈。
智慧供應鏈如何賦能商業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消費者在手機的電商平臺上下了一個訂單,之后她并不會關心這件貨品是通過什么樣的路徑送達的,她關心的只是能否快一點收到。傳統供應鏈的做法是,按部就班,從電商的倉庫發貨。
而智慧供應鏈打通倉庫和門店間的庫存,從而判斷消費者附近的品牌實體店是否有庫存,如果有,立刻從實體店調撥貨物。這樣一來,發貨速度大大提高,消費者的購物感受,自然也相應提高了。
再想象這樣第一個場景:廠家生產了商品之后,出售給了下游各個層級的經銷商,經銷商向廠家支付貨款,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廠家的銷售就算完成了。而事實上,商品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消費,不論是商品積壓在經銷商手里,或者是在便利店貨架上了,還是真正達到了消費者手中,廠家所獲取的信息并不全面,也就無法精確對其供應鏈的計劃做出預測。
而智慧供應鏈目的是全鏈條信息數據可視化。一方面,實現物流管理透明化,提高庫存準確率,生產廠家通過系統可以實時看到各地區的庫存水平;另一方面,如果能夠進一步打通從廠家到下游經銷商的庫存,則可以掌握各地區銷售的一手信息,實現倉庫布局優化,提高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略過中間環節,直接到達末端的商超或消費者,減少物流成本。這樣一來,商品銷售的數據就直接反饋到廠家,優化供應鏈,做到需求的精準預測,進一步實現按需生產。
這些都是智慧供應鏈賦能商業的真實案例。
記者從百世集團了解到,以上某些場景的應用,已經在百世和其客戶供應鏈體系的合作中實現了落地。
目前,百世集團已經通過互聯網信息系統組成的數據傳輸和處理網絡形成“天網”。在這張天網中,百世自主研發的訂單、倉儲、運輸等管理系統,不僅可以為品牌商進行供應鏈診斷,也可以幫助商家進行合理的供應鏈規劃,提供全渠道全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
同時,由百世集團旗下百世云倉的倉儲網絡、百世快運的運輸網絡、百世快遞的配送網絡形成的“地網”,則幫助企業實現門到門的倉配一體化。
事實上,對于企業來說,傳統的倉儲配送體系中所積壓的庫存產生的成本,都是企業的巨大負擔。而智慧供應鏈可以更靈活的調整物流布局,更精準地配置庫存,減少無效或者低效的環節,真正幫助企業實現全渠道銷售覆蓋,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同時,又可以提升消費者體驗。
供應鏈水平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今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84號文件《關于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這是國務院首次就供應鏈創新發展出臺指導性文件。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更是明確提出要在現代供應鏈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些信號都在告訴市場,我國現代供應鏈創新與實踐,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根據《意見》要求,到2020年,我國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總體發展目標是:第一,創新成果顯著,形成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第二,應用范圍擴大,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第三,重要作用凸顯。具體來說,在企業層面,要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在產業層面,重點產業的供應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在國家層面,將把中國建設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
對此,百世集團表示,公司的定位正是創新型智慧供應鏈服務提供商,通過科技、綜合物流、供應鏈管理、最后一公里服務和增值服務搭建智慧供應鏈平臺,將商戶、加盟合作商、運輸及其他供應商和消費者匯聚起來,形成豐富多樣的百世生態系統,賦能新零售。
分析人士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降成本。“降成本”最根本的途徑是物流組織流程的創新,也就是供應鏈的創新。只有通過供應鏈的整合、優化、協同,使整個經濟運行更加高效、便利、有序,成本才能真正降下來。顯然,供應鏈的創新和應用,對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抓手,甚至已經成為企業、產業甚至國家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
更多詳情請點擊查看視頻:
百世供應鏈 :https://v.qq.com/x/page/d0567us18o1.html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