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又公開露面了,但是他才是順豐的“招牌”
發布時間:2017-09-26 10:10:50 中國郵政快遞報
關注中物聯
近日,2017中國(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峰會召開,順豐速運總裁王衛現身,但他保持一貫的低調,并未上臺演講,代表順豐演講的是順豐速運CTO(首席技術官)、順豐科技總裁田民。
這一次,田民比王衛更加值得關注。
田民,這個此前并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人物,在最近一段時間頻頻代表順豐出席各種公開場合,儼然成為了順豐的一塊“招牌”。
據媒體報道,在王衛近期為數不多的公開亮相中,最起碼有兩次都帶上了田民。除此次的電商峰會外,在6月份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中,王衛也帶上了田民。只不過那一次大多數人只關注了王衛的那句“我的‘低調牌坊’砸在了馬化騰手里了”。
從幕后走到前臺,田民成為順豐的“招牌”,這代表著順豐正在試圖向外界展示更多的“科技范”,也釋放一個非常重要信號:科技才是順豐的核心競爭力和未來發力重點。
作為國內民營快遞領軍企業的順豐,如何看待科技,又將如何應用科技,通過順豐科技的發展和田民的演講,可以探究一二。
從無到有的順豐科技
據了解,順豐科技的前身是泰海科技,當初順豐在單一業務的背景下希望有相關IT技術部門去做職能業務,比如財務系統開發,于是就成立了科技公司。
在后來戰略調整中,順豐對科技的需求加大,于是將其單獨劃出,成立了順豐科技,用來支撐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順豐科技本身有業務收入,總部也會給予資金支持用來技術研發。
目前順豐科技擁有超過2000人的IT專業技術隊伍,自主研發獲得專利、軟件著作權四十多項。順豐內部的一些產品,比如無紙張運單和私密運單等,都由順豐科技去參與或者主導,后續推廣落地和運營的事情也都由順豐科技負責。
放棄數據等于放棄未來
今年6月,豐巢科技和菜鳥網絡曾因數據共享問題發生糾紛,快遞行業的數據價值被進一步重視起來。
“數據是物流管理的基礎,數據化是粗放型管理與精細化管理的首要區別,物流企業首先要建立數據的標準和規范,完善數據的采集與管理,把所有業務的過程變成數據,實現有數據,到用數據的轉化。”田民在演講中表示,一家優秀的物流公司一定是通過數據、計算來規劃和運行。如果物流公司放棄計算,就是放棄未來,放棄自己的生存權。
田民認為未來的物流具有“互聯互通、數據驅動,深度協同、高效執行”等特點。互聯互通、數據驅動就是所有物流要素互聯互通并且數字化,以數據驅動一切;深度協同、高效執行就是跨集團、跨企業、跨組織之間深度協同,調度整個物流系統中各方高效分工協作。
探索平民化的技術
近兩年來,無人機、無人駕駛、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在快遞物流行業不斷應用。田民表示順豐科技更關注技術是否能夠落地,是否能夠幫助業務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
“順豐探索一種更加平民化的技術,因為順豐科技是要把最好最實用的技術整合到業務場景中,新技術只有在全面論證和試驗可行的前提下才會大規模推廣和部署。”田民說,在某些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環境和條件還不明確和明朗的情況下大肆宣傳可能會毀掉這個行業。
對于未來在科技武裝下的快遞小哥,田民表示,順豐一直在努力打造“數字化小哥”,如果給小哥裝配更多更好的穿戴式設備,他們不僅在傳遞包裹,更是在傳遞數據。
實際上,縱觀從無到有的中國快遞業,從原始的手拉肩扛,到機械化應用,再到如今的大數據挖掘,中國的快遞業的科技含量正不斷提升,行業的發展也進入一個全新的轉型階段,引領這場升級轉型的不僅僅是模式和資本,更是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技術。
快遞業也需要越來越多的“田民”。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