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8-25 14:25:19
關注中物聯
物流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物流已發展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重要元素,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
但在物流行業30年的野蠻發展中,物流企業卻苦不堪言,一方面是面臨著行業內殘酷又無序的白熱化競爭,一方面又正在飽受經濟下行和互聯網沖擊的迭代打壓,早已不堪重負。
為了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開源節流與降本增效”就成了物流企業老板們的必修課。而降本增效,不僅是物流企業一直追尋的,更是國家一直想改善想提升的。
政府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
7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27條政策措施,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著力營造物流業良好發展環境。這是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之后,再次就物流降本增效發出的重要文件。

物流成本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國物流成本過高也是不可忽視的事實。盡管這兩年我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2013年為18%,2014年16.6%,2015年16%,2016年下降為14.9%,但整體還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平均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為11.7%)。
“物流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說,“201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達11.1萬億元,占GDP的比率為14.9%,雖連續五年保持下降,但仍有較大潛力。我國公路貨運量、鐵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快遞業務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物流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物流供給質量逐步改善,但仍有“短板”。在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成本趨緊的情況下,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對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整體上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意義重大。”
但想要降本增效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國家、社會以及千千萬萬的物流企業的共同努力。
可喜的是,通過取消部分公路收費等一系列舉措,促進物流成本明顯降低,2017年上半年降低物流成本356.2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45.5%。
降本增效可從三個方面著手
都在說降本增效,也都在實踐著、努力著,但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原中國物流學會常務副會長戴定一的觀點我們或許可以借鑒一下。
(1).jpg)
他認為,物流最基本的需求來自于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因為時間上的不一致,所以需要倉儲,因為空間上的不一致,所以需要運輸。解決供需時空上的矛盾需要付出成本,物流的方法就是尋求優化解的方法。
而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戴定一提出可從三個層面著手:
一是產業布局,通過產業集聚、合理布局或生產方式轉變等可以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
二是物流規劃,在產業布局既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物流網絡的布局和流程設計來降低物流成本;
三是作業效率,在物流網絡和流程既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運行管理和先進技術裝備的使用來實現成本的降低。
顯然三個層面不是平等的,前一層的狀況決定了后一層可以選擇、優化的空間。到目前為止,物流人比較熟悉的是作業層面的問題,一直在努力追求作業層面的技術和方法。
降本增效各方都應出份力
都說要降本增效,那我們就來看看物流運輸成本中可優化的空間到底有多大。
物流企業成本包括物流基礎設施、物流行業組織、物流信息科技等幾個方面共同構成,具體體現在人、車、貨、網、倉、園、店等多個要素環節上。其中,車輛運營成本占一家物流企業總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從車輛成本構成來看,路橋費和車輛養護及燃油費用占了車輛成本的一半以上。
從上表可以看出,近幾年,雖然車輛養護及燃油費用下降了3.56個百分點,但30.10%的高昂成本還是難以令人滿意。
按目前情況來說,大多數的重卡車輛到3萬公里左右就得到服務站做一次小保養(平均花費為1000左右),6萬公里左右就得做一次大保養(平均花費為4000-5000)。這樣算下來每輛車的每十萬公里的保養費用就高達6000元,而且每次保養還會消耗大量時間,耽誤車輛正常運營。無論對于個體司機還是物流企業來說,車輛養護成本都是占比較大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有效降低該成本呢?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車輛養護成本=保養費用+保養消耗時間價值(這段時間如果用于車輛正常行駛產生的利潤)。所以,第一我們要尋求保養費用的最優解,也就是考慮每行駛十萬公里到底什么保養方式價格最低;第二則是如何降低保養所花費的時間,將這段時間有效利用起來,讓它產生實際利潤,而不是產生大量成本。
基于以上的兩個問題,資深業內人士給出了基本一致的解答,從車輛后市場服務的角度入手,也就是說在市面上尋求一種比較合適的產品或服務來降低車輛養護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殼牌長效潤滑油
連續十年領跑全球市場的殼牌與尊為“共和國長子”的一汽解放歷經多年的共同研發,為中國運輸市場開發出超長里程換油產品,能夠保障商用車輛的行駛10萬公里無須養護、無憂上路的潤滑產品,保障了車輛高效穩定的出勤率并大大的降低了維修保障成本。在各種產品紛繁復雜的市場,給消費者提供了較為妥善的解決方案。

8月20日,一汽解放和殼牌聯合舉辦的首屆“解放征萬里 殼牌助無憂”卡友達人賽,吸引了眾多危化物流企業到場參加。如今物流企業用戶更加的注重運輸隊伍的管理以及綜合成本的管控,作為優質潤滑油品供應商的殼牌一直在努力提升運輸效能。超長換油里程能夠確保每10萬公里減少2—3次養護服務(傳統的商用車養護周期為3萬公里左右),不僅節約了維養成本,而且增加了車輛的出勤率。
物流行業如今已服務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物流業的發展牽動國家全產業鏈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戰略布局的重要總成部分。國家政策暖風頻吹,行業協會組織建言獻策,物流服務企業新技術無憂保障,物流企業加強管理不斷優化,來降低物流企業的綜合成本,通過各方的努力來降低我國的社會物流總成本,更好的服務于實體經濟的良性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