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物流降本增效 助力供需對接“最后一棒”
發布時間:2017-08-18 09:31:36 中國物流產品網
關注中物聯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從七個方面提出了27項具體措施,部署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有關工作,著力營造物流業發展良好環境,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意見指出,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升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專家表示,作為供需對接的“最后一棒”,物流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實現低端供需平衡向高端供需平衡有序轉變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全面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實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規范和減少港口收費、減輕貨運車輛檢驗檢測費用負擔等降費措施,給老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降成本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當前,降低物流成本工作不斷取得實質進展。據交通運輸部統計,2016年全行業降低物流成本558億元,今年上半年降低物流成本356億元,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浩說,要進一步清理交通運輸領域各類罰款和檢查,建立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以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為重點,不斷挖掘交通運輸領域降低物流成本新空間;積極推動企業減稅降費工作,規范公路貨運領域執法行為,完善道路貨運證照考核和車輛相關檢驗檢測制度。
意見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物流運營主體活力。當前,以優化市場環境為保障,運輸服務整體效率不斷提升。專家表示,通過管理創新,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可以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使運輸裝備多拉快跑,提升運輸的綜合效率和長遠效益。以推動清單管理制度為契機,進一步提升運輸市場發展活力,著力形成運輸行業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努力提升運輸服務品質。
意見指出,深化聯動融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際剛認為,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在創新體制機制、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手段、完善落實物流管理支持政策上下功夫,構筑起面向未來的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