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投資快捷,“通達系”快遞競爭再升級
發布時間:2017-08-11 09:37:30 億歐網
關注中物聯
近日,申通快遞發布公告,以自有資金1.33億元對快捷快遞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申通將取得快捷快遞10%的股權。其成為繼快捷創始人吳傳龍、達順創投之后的第三大股東。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與成本高企,快遞企業利潤率不斷下滑,末端網點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愈加突出。業內人士指出,通過資本運作,第二梯隊中的快遞企業可與上市企業實現強強聯合、資源互補,這已經成為其尋求生存和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未來,整合仍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細化產品對象,努力提升服務水平
對于此次入股快捷,申通方面表示,快捷快遞擁有大量直營網點及以大貨為主導的產品網絡,此次交易有利于申通對當前大小件混合處理的產品結構做進一步細化。
雙壹咨詢總經理龔福照指出,從快遞業務結構來看,申通近年來業務量增速放緩,業務量排名出現下滑,在其后第二梯隊領頭企業發展迅猛,業務量步步緊逼。與此同時,中通和圓通相繼布局快運,進軍大件市場,而申通在跨界發展方面確實慢了一步。而對于快捷來說,雖然擁有大量直營網點及以大貨為主導的產品網絡,但3公斤以下的小件市場并不具備明顯優勢。“可以說,雙方的牽手有利于業務結構的互補。今后,申通可以專注做小件,快捷則專注做大件。”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申通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使其在電商市場上競爭乏力,市場份額逐年下滑。入股快捷后,申通可以依托快捷的成本優勢,發展電商業務。而對于快捷來說,也可以緩解目前面臨的資金壓力,專注于提高服務質量。相比于申通,較高的直營化水平強化了快捷的總部管控能力。
為壓縮成本、提高效率,快捷快遞董事長吳傳龍曾提出“中轉前移”的概念,變“大中轉”為“小中轉”,各區域之間的快件就近中轉,以減少中轉次數,提升時效,確保總部統籌調度。對于總部管控能力相對較弱的申通來說,與快捷聯姻也有助于在總部管控和中轉環節方面實現互補。
估值縮水一半,對賭協議棋走險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資中,快捷快遞的整體估值為13億元。而在去年12月20日,三泰發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1億元對快捷快遞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公司將取得快捷快遞3.85%的股權,同時保留優先收購權。這意味著,快捷快遞在當時的整體估值為26億元。不到一年的時間,快捷快遞的估值縮水一半。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上游電商企業增幅逐步收窄,加之快遞業務量基數過大等原因,快遞單量、快遞企業估值等數據可能出現一定波動。
申通發布的公告披露,快捷快遞創始人股東承諾,快捷快遞2018~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不低于30億元、40億元、50億元;凈利潤分別不低于0.2億元、1.8億元、4億元。也就是說,快捷快遞在未來三年期間要完成120億元的營收目標,以及6億元的凈利目標。
在2016年三泰披露的增資公告中,快捷快遞2016年1~10月的營收僅為1809萬元,同期凈利潤196萬元,利潤率10.83%。業內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快遞市場狀況來看,此次對賭承諾是一個天文數字,對快捷而言著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在快捷和申通簽訂的“對賭協議”中,除了未來三年的業績承諾,還包括了上市時間。公告稱,快捷快遞將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中國境內首次公開發行或被境內的上市公司并購。如果達不成這一目標,申通有權要求創始人股東回購其持有的快捷快遞股權。
兼并潮來臨,第二階梯加速資本化
7月31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17年中國500強排行榜,順豐以營收574.27億元排名第112位;圓通以營收168.18億元排名第355位。申通雖未上榜,但其營收也已經接近百億,距離上榜亦不遙遠。
去年以來,青旅物流投資全峰快遞,蘇寧收購天天快遞,快遞業第二梯隊資本化的趨勢已非常明顯。未來幾年,這一層級的企業將進入融資、兼并、整合的高發期。現在,重組大幕已經拉開。
長期以來,快遞企業間的兼并重組被認為是“好吃但不好消化”。不同于其他行業,每個快遞品牌都有自己的網絡,業務重合度非常高,一旦處理不好,不僅不會帶來規模上的優勢,還會使重復布局的網點陷入整合困局。
對于此次申通投資快捷,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通達系”快遞競爭再度升級的情況下,如何搶占更大市場至關重要,以免被競爭對手甩得越來越遠。不過也有一種聲音認為,上市以來,申通在國際化、冷鏈、生鮮電商等方面頻頻布局,此次入股可看作是申通在快遞主業下滑的背景下,謀求業務轉型、提升員工信心之舉。
華泰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目前,快遞業集中度依然不高,最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仍未超過20%,“通達系”差異較小,競爭格局較為激烈,議價權仍然較弱。未來,在行業增速逐漸放緩的背景下,抱團結盟將是大勢所趨,率先領導行業整合的企業將更有希望成為市場寡頭。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