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發展已到瓶頸 如何順應時代變化迫在眉睫
發布時間:2017-08-07 09:07:40 浙江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生產和消費兩種形態中間必須串連著流通。在新常態的經濟下,作為供應需求兩者對接的最后一棒,流通是必然存在的。單是現如今流通領域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短板,正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過需要開拓的空間。
“從物流來看,我國平均的物流保管費與發達國家比例是2:1,管理費用的對比是3:1甚至于4:1,其中每增加一個環節的話,平均的加價要到百五或者百十,這個數據告訴我們,我們所享受到的物流比起國外來說,費用更加的昂貴。”
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與電子商務是息息相關的,電子商務帶動著物流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在近幾年,電子商務亦然成為了一個勢頭猛烈的新興行業,它讓人們實現了“人在家中坐,貨從四方來”的想法。伴隨著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猛然發展,對于物流配送的需求也在急劇的增加,物流行業也迎來了一個黃金時期。
由于電商的強勢,讓一些上海物流公司盯上了電商的這塊蛋糕,一些電商行業也自建物流來分割物流市場,也涌現出來一大批電商物流企業,如:德邦、京東快遞、上海英脈物流等。。而國內的物流行業與國際物流巨頭競爭中又處在于弱勢。這就導致了國內物流缺乏競爭力,以及無法集中資源,使得發展步履維艱。
溫室里的花朵不經風雨,不會有太強的生命力;種子破土而出,能一直生長成參天大樹。物流業要想實現破繭成蝶的轉型升級,必須苦練內功,主動作為,方可揚眉吐氣。
一則,借著供給側改革的風, 轉軌 高端方向。保管以及管理的環節是物流成本高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妨礙物流行業從傳統的物流轉型現代物流的一大阻力,而最有效的解決的辦法就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了,優化物流全過程。再就是,跳出單線成本的短視,強化資源的整合。雖然單線的成本較低,綜合較高,但是不能撿了芝麻掉了西瓜。打通信息透明渠道,實現信息共享,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才是關鍵。
物流行業發展至今,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而突破這一瓶頸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強大自己,順應時代變化,始終讓自己走在信息科技的最前線,才能在如今激烈的競爭中使自己脫穎而出,蒸蒸日上。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