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發夕食將成標配 生鮮電商不再是小玩家的游戲
發布時間:2017-08-04 14:04:43 浙江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昨日,生鮮平臺“易果生鮮”宣布完成D輪融資,投資方是天貓。本次融資金額高達3億美元,是阿里巴巴集團、天貓參與易果生鮮多輪投資后的再次加碼。
生鮮電商,一直以來屬于“看上去很美”,前段時間一份生鮮電商死亡名單曝光,2016-2017年,青年菜君、鮮品會、美味七七等14家生鮮電商企業倒閉。生鮮電商行業冷暖自知。
不過,反觀近段時間電商大佬們的動作,無一不是在生鮮電商這一電商領域最后的藍海中,掀起浪花一朵朵。畢竟1500億規模的市場,即使“裸泳”也得拼一把。
3億美元用于冷鏈物流平臺基礎設施建設
據易果生鮮方面透露,融到的資金將主要用于旗下冷鏈物流平臺安鮮達的基礎設施建設。根據規劃,到2020年,易果生鮮的冷鏈物流將成為航母級的生鮮冷鏈物流平臺,屆時中國的冷鏈物流水平將向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看齊。
早在2015年,安鮮達成為易果的獨立子公司,開始承接外部商家的訂單。目前,安鮮達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武漢、成都、西安、沈陽、濟南、福州等10大城市建有11個冷鏈物流基地,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可以做到物流當日達,其他200多個城市可以做到次日達。
本次追加的投資,也是阿里在新零售布局上的一環。近期通過盒馬鮮生的樣本,阿里已經展示了要讓中國人30分鐘內吃上生鮮食品的雄心。易果生鮮未來的時效也必將提速,1小時甚至半小時送達都會成為現實。
預計到2017年,易果生鮮冷鏈日運能將達到50萬單,至2020年更將達到500萬單的日運能,承擔近2000億元生鮮訂單的宅配,屆時將占整體生鮮市場規模的1/3。
大佬入局,生鮮電商門檻已經很高
今年2月,中國第一次從澳洲大批量進口活牛。1195頭澳牛進入中國后,牛肉通過易果生鮮冷鏈送到天貓消費者手中。今年6月,時隔14年后進口的美國牛肉,也選擇了安鮮達的冷鏈物流。這是進口肉類第一次有機會從“冰凍時代”進入“冰鮮時代”。
從“凍”到“鮮”,在消費端只是一次口感的提升,其實在后端是中國生鮮冷鏈能力的提升。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生鮮冷鏈能力差距不小。我國每年消費的易腐食品超過 10 億噸,其中需要冷鏈運輸的超過 50%,但目前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 19%,而歐美和日本的冷鏈流通率可以達到95%以上。
在一次“生鮮電商如何走出死亡之谷?”的討論中,U掌柜聯合創始人、CEO祝鵬程表示,傳統生鮮電商那種總倉發貨的模式,配送需要1-3天的時間,是反人性的,“人要吃東西,無非就是渴了、餓了、饞了,越是人最本能的需求越是要被快速滿足。”除了物流要求高、成本高,生鮮產品還是非標準品,保質期短,貨架期短,非常挑戰庫存管理。
以至于有數據爆出,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則是巨額虧損。從2011年到2017年,歷經7年打磨,生鮮電商滲透率依然不足3%,但作為電商行業里的最后一片藍海,市場規模高達1500億。除了阿里、京東之外,順豐、我買網、本來生活、美團等紛紛加入戰場,就連無印良品世界旗艦店東京有樂町店,都在一樓增設了全世界首個“青果賣場”,以雜貨店形式售賣基礎食材的精選300余種蔬菜水果及餅干點心,加入生鮮售賣行列。
作為一個“高死亡率”的戰場,生鮮電商已經不是小玩家的游戲,這次獲投3億美元,易果生鮮方面表示,生鮮電商的門檻已經很高,船票已經派發完畢。接下來的重點是做好冷鏈物流網絡布局,優化體驗,并且把平臺的能力開放給全行業。未來,生鮮物流將普遍實現“朝發夕食”。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