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配送B端大戰 千鳥配送完成1000萬天使輪融資
發布時間:2017-08-04 10:19:14 第一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8月3日消息稱,同城配送的創業公司千鳥日前已完成了由廣東文投創工場領投、兩個A股上市公司核心高管跟投的1000萬天使輪融資。據悉,目前 公司專注于華南地區本土的企業級同城配送業務。
據了解,千鳥配送是由“互聯網+同城貨運平臺“1號貨的”在2016年內部孵化,并迅速搭建了由傳統物流領域十幾年的行業老兵和國內一線互聯網公司核心骨干組成的管理團隊,開始獨立運作。
然而在B端同城配送中,目前,已經有勢頭較好的云鳥配送領先,千鳥配送專注華南區域,定位企業級客戶,能否在在toB 領域奪的優勢。
打“區域”戰 專注華南市場
千鳥配送從孵化起,就與其他打全國市場的企業不同,它將自己定位于華南市場。
1、資源優勢
千鳥配送之所以選擇華南市場,這與1號貨的的發展有一定淵源。1號貨的在兩年多的成長中,在華南地區積累了十幾萬的貨車司機和貨主,這些資源在同城配送領域的業務協同,加上千鳥配送從一開始就攜手中國知名的新能源貨車運營商沃特瑪聯盟,使用技術和新能源的雙重力量迅速撬動了市場。
2、區域協同性
得益于資源的優勢,千鳥配送不到2個月,單日出車量就超過了200臺,值得一提的是,跟時下很多互聯網公司熱衷于燒錢不同,千鳥配送的所有訂單平均利潤已超過10%。
“1號貨的”的CEO劉聞波在談孵化千鳥配送時表示,同城更強調區域資源的集中,不同城市的業務協同性相對較少;同城配送領域的競爭在短時間之內,一定是地方割據,各霸一方,不可能像滴滴、摩拜一樣,閃電攻擊,一統天下。
所以,“1號貨的”在經過2015年O2O泡沫時期的瘋狂燒錢大戰后,經過冷靜思考,回到華南,堅守珠三角,拓寬護城河,強力打造“1號貨的”本土化的車貨匹配平臺。
千鳥配送如何運作?
千鳥配送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劉新德介紹,現階段千鳥是典型的利用互聯網技術、以無車承運人的方式切入同城配送領域的科技物流企業。
在獲取企業的同城配送訂單后,利用運力池中整合的海量司機資源,讓已經通過培訓并取得接單資格的司機充分競爭參與競價,成功匹配司機后,通過TMS實現對訂單的透明化管理,在極大提升訂單和司機匹配效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整個物流環節,最終達到降低了訂單成本的目的。現在華南服務的客戶已包括了順豐、京東、餓了么、國美、唯品會等上百個知名企業。
B 端大戰 千鳥如何突圍?
在劉新德看來,公司之所以定位于產業級客戶,主要是中國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下,一定會迎來爆發式增長,但同城配送業務卻存在諸多痛點。
1、資源協同
傳統企業同城配送市場內部牽扯復雜的利益關系,很多融資額較大的公司依然會從物流公司手里接下大量二手、三手的訂單;企業流通環節多,流通成本高。千鳥立足于同城貨配市場的痛點,將業務的立足點放在產業級的同城配送上,深耕上下游產業鏈。通過對產業的深度介入,借助產業上下游的資源協同,降低企業配送成本。
2、提供增值服務
傳統貨運企業跟3PL企業之間的財務結算一般具有較長賬期,兩月、三月乃至半年,但是隨著競爭的加劇,同城配送的訂單毛利卻不斷下降,這給物流企業的資金管理和業績增長都帶來巨大阻力。
在操作層面,千鳥正在幫助本土大型倉儲資源型企業搭建OMS+WMS實現倉儲管理的優化升級,接入到千鳥TMS實現戰略伙伴間的倉配一體化,共同沉淀數據資產,未來可以為客戶接入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
3、深入產業多業務環節
千鳥配送通過介入到汽車銷售、汽車金融、燃油和零部件集采等業務環節,一方面提高服務司機和車隊建設的水平,一方面提升千鳥的盈利能力,通過拓寬業務的護城河,深度捆綁客戶,增加自身的競爭籌碼。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