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27 09:17:24 物流指聞
關注中物聯
據《Financial Times》今早發布的消息,普洛斯的私有化談判獲得重大進展,收購方將由普洛斯CEO梅志明團隊領銜,高瓴資本、厚樸基金、萬科、京東、平安保險、以及馬云旗下的一只基金聯合組成。
這么強大的陣容,會不會讓對手們心生怯意?
覬覦“普洛斯”
陣營升級
普洛斯是于新加坡上市的現代物流設施和工業基礎設施提供商,截至2017年3月31日,普洛斯的業務發展到了中國、日本、美國和巴西的116 個主要城市,擁有并管理約 5,492 萬平方米的物流基礎設施,管理價值近400億美元的物流資產,形成了一個服務于4000余家客戶的高效物流網絡。其中,于中國,普洛斯一直占據較大的物流地產市場份額,據戴德梁行發布的《中國高端物流市場2015年回顧》報告顯示,國內物流地產中,普洛斯市場份額占比第一,達55%。截至2017年3月31日,在中國,普洛斯有園區252個,分布在38個主要城市,物業總面積2870萬方,其中,完工物業1750萬平米,計劃開發1120萬平米,土地儲備1190萬平米。
對普洛斯的收購傳聞始于去年11月份。普洛斯CEO梅志明與中投公司、高瓴資本、厚樸投資組成了競購財團,聯合提出了收購申請,他們磋商了對普洛斯發起聯合收購的事宜,并接觸了潛在合作伙伴,評估他們加入這個財團的興趣。
今天,記者獲悉,普洛斯私有化取得了重要突破,由厚樸基金、高瓴資本、萬科、京東、平安保險、以及馬云旗下的一只基金組成的財團,將作為收購方,這一組合不僅陣容強大,且耐人尋味。
首先是高瓴和厚樸,這是兩個極為知名的投資公司。
成立于2005年的高瓴資本,投資了騰訊、京東、百度、攜程、格力、美的、滴滴出行、美團、摩拜單車等公司,成績斐然。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專注于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高瓴資本現已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
2015年5月,高瓴資本以每股2.74新元的價格,從美國投資基金孤松資本手中買下普洛斯3億3790萬股,總值約9.26億新元,擁有普洛斯8.2%的股份,從而一躍成為普洛斯的第二大股東,僅次于新加坡的GIC。
而厚樸資本是中國的本土投資公司,在2014年主導了包括中國人壽、中銀集團投資和厚樸基金等中國投資者財團對普洛斯25億美元的投資。厚樸投資主席方風雷自此出任普洛斯上市公司董事及普洛斯中國公司董事。由此,普洛斯身上流著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血液”。
然后是萬科和平安,兩個貌似競爭者。
萬科和平安是近年來大舉進軍物流地產行業的代表公司,也一度被認為是普洛斯的挑戰者和競爭對手。
自2014年4月份,平安不動產向領盛基金收購位于成都新地空港物流園,正式殺入物流地產地產領域,截至2016年2月,平安不動產工業物流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鎖定可租賃面積超61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05億元。
收購普洛斯,對于萬科而言,顯然是為發展其物流地產。于2014年,萬科就已將物流地產作為其新業務的方向之一,有意思的是,彼時,萬科還曾稱要學習普洛斯,甚至請過普洛斯的專家到其總部給員工上課,目標則是成為中國最好的物流地產供應商。
2015年,萬科成立萬科物流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品牌來運作,并引入黑石作為股東,此舉就被業內視為是效仿普洛斯之模式。據悉,普洛斯為“地產+基金”式的發展,作為地產開發商的萬科引入投資型基金黑石,顯然確有“地產+基金”之意。
截至2016年底,萬科物流地產已獲取的18個項目總建面約147萬平方米。今年計劃再增加150萬平方米。
此次,兩者卻都將成為普洛斯的新股東,物流地產的新格局恐怕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最后是京東和馬云旗下的基金,兩個一向“不對盤”的電商巨頭,這次卻不約而同采取了攜手支持的方式。電商是物流地產行業的重要客戶對象,京東和阿里,也一直都把物流領域的布局視為重中之重。攜手參與普洛斯私有化,也許是劉強東和馬云為數不多的默契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市場傳出普洛斯要被收購時,曾指黑石、華平、厚樸、中投、高瓴等為有意競購者,普洛斯也曾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就可能的轉讓方案與相關各方進行初步商談”,證實公司有意轉讓一事。普洛斯的轉讓證實,競標各方的合縱連橫,這起收購案確實給人以遐想的空間。
跌宕迂回
傳聞為真
樹欲靜,而風不止。
全球物流地產霸主普洛斯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會一而再、再而三成為被野蠻人競相扣門的獵物。
先是2016年11月2日,第一次被傳出遭到野蠻人覬覦的緋聞: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厚樸投資和高瓴資本磋商了對普洛斯發起聯合收購的事宜;緊接著2017年1月18日,華爾街日報、Bloomberg等外媒集體爆料,美國的兩家資本大鱷黑石集團和華平集團,以及中國的電子商務及物流巨頭蘇寧,都在籌劃收購普洛斯。而今,增加了不止一個萬科,京東與阿里也來湊熱鬧。
而后普洛斯官方曾幾度辟謠,矢口否認,言之鑿鑿。
事實再度證明,澄清都是扯淡,傳聞才是真相。2017年2月3日,普洛斯發布《關于戰略性評估最新情況的公告》,果然承認公司已收到各當事方就戰略性評估提交的非約束性提案,并已成立專門委員會,負責監督本次戰略性評估,只是強調目前尚未與任何一方達成最終交易。
不管最終結局如何,這份公告所透露和折射出的信息量巨大,等于基本已經坐實了普洛斯風雨飄搖,日薄西山的事實,而且將由此打開被資本環伺收購的豁口。
從天堂到地獄,人生的大起大落,普洛斯僅僅用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
2016年年初,普洛斯高調宣稱要從“物流地產純房東”到產業園區運營商。彼時的普洛斯是如此的光鮮亮麗:全球領先的物流地產商,國內高級別倉儲霸主,產業地產基金模式范本……在全球擁有2515個完工物業,1076個物流園,總建筑面積達到5223萬平方米,遍及中國、日本、巴西和美國的118個城市。在中國38個城市擁有并管理著237個綜合性園區,總建筑面積為2740萬平方米。
同時,普洛斯蓄力布局環普產業園,試圖在整條物流供應鏈開展金融服務的金融控股公司,介入到產業和物流端的投資,并完成了對萬通控股工業物流地產業務的收購,戰略投資了寶鋼集團旗下的歐冶云商和中國華能集團旗下的華能云商,與中集集團等重要資源方達成多個戰略合作協議,尋求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
有觀點稱,普洛斯四方出擊,八面開花的出擊套路,不過是謀求扭轉頹勢,退無可退的懸崖峭壁邊緣的最后奮力一搏。但世界之大,新的生態,會產生新的力量。資本大亨+地產大鱷+電商巨頭的股東背景下,私有化之后的普洛斯,未來將有更多的可能性,物流的生態圈,也將出現更多有意思的變化。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