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柜雖好,但未必適合所有消費者
發布時間:2017-04-06 09:49:22 信息時報(廣州)
關注中物聯
媒體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多個社區發現,社區引入快遞柜廣受歡迎,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比如,快遞柜不夠用現象突出;有市民抱怨快遞柜讓快遞員變“懶”了,沒法做到驗貨后再簽收;老年人操作快遞柜有些吃力。
快遞柜的出現,至少為用戶創造了兩個價值。一是節約時間。只要不是那種裝不進快遞柜的特大件,收件人都不必為了等快遞而守在家里。這也連帶實現了快遞柜的第二個價值:保證隱私。取件人不必跟快遞員碰面。
快遞柜跟銀行、醫院等單位采用的ATM機、填單機、掛號機一樣,都屬于自助化設備。對于很多用戶來說,自助式服務讓辦事更加方便,不排隊,不求人。
企業單位熱衷將人工服務方式,轉換成自助化設備,是科技與管理上的一種進步。自動化設備投資不菲,但跟越來越貴的人力相比,只是“毛毛雨”。而且很多企業也可借此完成對客戶的篩選。通常來說,那些不懂得自助化操作的客戶,對于企業的價值就顯得沒那么高。
然而,公共服務機構也好,各行業的企業也好,如果都不再提供人工服務,逐步全面推行自助化設備,顯然也不合理。銀行、醫院等單位大量采用自助化設備的結果,就是讓年老用戶望而生畏。這些單位不能不考慮這些用戶的需求。即便是中青年用戶,也未必都滿意自助化設備這唯一選項,這不僅是因為選擇權沒被尊重,而且自助化設備不利于用戶充分了解投資產品或醫療服務項目的全部重要信息。
再來看快遞柜。這種自動化設備提高了快遞投取效率,卻失去了網上購物驗貨后再簽收的程序,不利于保護消費者權益,容易滋生糾紛。特別是在老齡化社會,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對自動化設備的操作,極為不便。筆者以為,消協組織應當關注這方面問題,積極與相關的電商、物流企業協商,讓消費者在購物下單填寫物流信息時,可勾選是否首選快遞柜等自助服務,同時規定,物流企業不得在未獲消費者授權情況下,將包裹放入快遞柜。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