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超短板需補齊——治超到底怎么治
發布時間:2017-03-30 09:35:38 第一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為什么必須治超,治超的影響幾何,治超的難點多少……關于這些問題,相信不需贅言,大家都已了然。所以,我們今天要談的是,治超到底怎么治,效果才能更佳!
事實上,治超是一場持久戰,這是我們反復強調的,治超同時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這是我們需要厘清的。也因此,著力治超,就要從問題入手,即找到治超過程中的一些短板進行補齊,方才有望取得更好的療效。
日前,包括山東、河南等地均在治超方面再出重拳,具體舉措也各不相同。其中,一些方式和手段針對性強,刀刀見血,頗有可參考與借鑒之處。只是,一些好的方式和手段背后也藏著隱憂,這些隱憂就是一直以來存在的治超短板。
其一,多措并舉源頭治超,一超四罰落地可期?
不少司機抱怨,超載并非個人意愿,而是公司和貨主“所迫”。今年3月,治超升級,一超四罰再成熱點,從源頭治超也被看作效果最好。但是,必須留意的是,去年9·21治超新政施行之際,一超四罰就備受期待,后來一些地區并未嚴格將之落地,足以證明一超四罰落地還需更多配套措施,否則可能只會淪為一句口號。
其二,異地用警交叉執法,管控震懾長期有效?
中國是個 “熟人社會”,包括治超在內,有時不止牽扯灰色利益,它也是個人情執法的重災區。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有些省份想到了異地用警、交叉執法,為的就是斬斷利益鏈和關系網的私下操作。只是,這一方式短期內或有效,長遠來看,執行上的難度依舊很大,為此必須依賴更多 “補充辦法”出爐相助。
其三,卸貨罰款程度加強,以罰代管真有實用?
面對治超屢禁不止,有聲音指出,就該加重罰款和嚴格卸貨,看誰還敢再超?可實際上,罰款力度是在提升,甚至還綁定了扣分以及信用 “考核”。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對此 “充耳不聞”,大有 “水來土掩”之勢。至于卸貨這個老辦法,現實中大多檢測站及停車場無法卸載、存放,這些情況不改善,治超實效怎提高?
故而,治超這場持久戰注定還要再打多年,這一系統性工程還需很多 “后續”工作加以跟進。畢竟,只有把治超短板一一補齊了,才能有望封住那些貨主、司機和物流企業以超載超限謀利的心思。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