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入局醫藥流通領域,行業變革要來了嗎?
發布時間:2017-03-17 09:57:41 南方都市報(深圳)
關注中物聯
順豐3月發布的年報顯示,目前已擁有2座醫藥冷庫、12條醫藥干線,貫通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核心城市。順豐發力醫藥動了誰的蛋糕?對未來醫藥行業走勢影響又有多大?
順豐對醫藥物流市場的“野心”早就深埋已久。早在2014年3月,順豐便單獨成立了醫藥物流事業部;兩年后,順豐正式成立了“冷運事業部”,分離醫藥冷鏈和生鮮冷鏈資源。除基礎設施投入外,順豐還擁有專業執業藥師和自國內外知名醫藥生產流通企業的專業藥品質量管理團隊。并且,已與哈藥集團、賽諾菲、廣藥集團、華潤醫藥等多家知名藥企展開物流合作。
與此同時,順豐如“抽水機”般頻頻從醫藥行業挖人,更令不少醫藥人感到被動而倉皇。一位大型醫藥商業的員工憂心地表示:“順豐太能挖人了,先是物流公司老總,把他們冷鏈做起來;現在是采購老總,把客戶拉過來,高管快被他們掏空了。”
順豐控股3月13日發布年報顯示,在醫藥物流業務板塊方面,順豐擁有2座醫藥冷庫、12條醫藥干線,貫通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核心城市。
順豐進入醫藥物流,尚有兩個重要原因,行業企業未構筑起有效的進入壁壘和政策對第三方物流進入醫藥流通的推動。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5萬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4981家。這些企業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型醫藥企業,資金實力薄弱,很難建立起強大的醫藥物流服務體系,需要依靠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托管。
政策方面,2016年2月,國務院發文宣布取消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批準,只要符合藥品運輸要求的快遞公司,都可以加入到全國1.35萬家醫藥商業的第三方藥品物流中來。這引得大批快遞企業開始進入醫藥物流領域,包括順豐、郵政、U PS等都傳出了籌建醫藥物流中心的消息。
另一方面,不得不提到“兩票制”對醫藥流通的影響。今年1月9日,國務院醫改辦會同八部門發布國家版“兩票制”,從2010年起在基層試點的兩票制方案開始落實。實施意見要求,從工業企業到流通企業再到醫療機構只允許最多開兩次發票,鼓勵實行“一票制”,即由藥廠直接與醫療機構對接,由第三方物流渠道配送。
業內人士分析,第三方物流入局醫藥流通,對行業所造成的沖擊有限。一個直觀的原因是,類似順豐、郵政這樣“跨界”玩家,對醫療網絡的滲透以及專業化能力尚不足。
傳統的醫藥流通,以分銷和配送為主,分銷模式下工業企業只管生產,分銷商手里掌握著醫院等醫療機構的資源,決定了藥企能出多少貨,出貨的決定權掌握在分銷商手里,藥企觸達醫療機構只能通過分銷商;配送商模式下,藥企需要組織學術推廣等活動,引導終端用藥,對藥企的營銷能力要求很高,在“兩票制”下,醫藥代表被命令不準帶業務進醫院,此種模式同樣迎來實施方式上的難點。綜合報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