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爭食醫藥物流大蛋糕
發布時間:2017-03-16 09:35:35 廣州日報
關注中物聯
全國1.3萬家醫藥商業、物流配送公司將面臨重新洗牌,而未來網購藥品也更大可能交給第三方物流配送,而非醫藥電商全都自建物流。此前國務院發文規定取消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批準,這意味凡符合藥品運輸的要求者,都可入局搶市場。包括順豐、中國郵政等物流“大佬”,都在快速切入醫藥物流這一領域。
行業集中度或將提高
去年底順豐舉行了旗下公司成都順意豐醫藥有限公司與跨國藥企賽諾菲的合作啟動儀式。在雙方合作第一階段,賽諾菲將把制藥藥品的運輸交付給順豐,后期根據業務推進或把疫苗配送業務也一并交付;無獨有偶,此前中郵旗下醫藥公司也已被福建省作為基本藥物配送企業。
“這些物流‘大佬’擁有顯著優勢的地方在于,其有實力支撐醫藥冷鏈配送,而且可以承擔起將藥品配送深入到邊遠區縣醫療機構的職責,而以往一些中小型醫藥商業公司,都不太愛往山區等邊遠地區送藥。”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在倉儲、運輸方面,物流“大佬”都已擁有扎實根基,可以按照醫藥物流要求,快速調整自身配置。
實際上,此前我國九成以上藥品配送商按規模都只能算是中小型醫藥企業,而這些配送商難以與時俱進提高自身冷鏈配送條件,因為需要較大資金投入;甚至有部分中小型藥企,直接將配送業務外包了出去,而這些都不能符合新版藥品經營管理質量規范要求。“層層外包也不符合當前新醫改政策反復強調的‘兩票制’要求,所以長遠來看,未來很大一部分中小型配送商會被龍頭醫藥商業公司以及順豐、中國郵政等第三方物流‘吞沒’或排擠出局。”該觀察人士表示,行業集中度提高指日可待。
網購藥或也“外包”配送
為何政策會逐漸放開,允許第三方物流加入藥品配送競爭大軍中來?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成熟高效的現代物流已經可以“攬下”特殊商品藥品的配送業務,而且可以有效改善目前藥品經營流通領域的“沉疴”,比如太多流通環節導致藥價“層層加價”的現象。
另外,雖然處方藥網售尚未解禁,但長遠來看,藥品電商蓬勃發展依然是大勢所趨。一旦處方藥可以網上銷售、網上醫保支付也能得到解決,屆時藥品電商規模會急速擴大,相應的藥品配送問題就會凸顯出來,能夠自建物流者顯然較為有限,而且成本高效率低,到時候網購藥物交給第三方物流的可能性非常大。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