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2-03 10:59:23 人民網
關注中物聯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和貿易大國,也成為名副其實的物流大國。物流業作為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對于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但是,當前中國的物流企業中,中小企業仍然占了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能夠彌補大型物流企業靈活性和創新性不足的缺點,可以針對目標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物流服務,同時對于促進就業、緩解就業壓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來,中小物流企業面對巨頭們“來勢洶洶”的擴張攻勢卻顯得底氣不足。一家民營小型物流企業老板就這樣評價當前市場經營狀況:“散、亂、差、小,起步晚,賦稅高,利潤低,信息封閉,客戶匱乏,人才稀缺,融資困難”,這都是中小物流企業的成長之痛。
全球價值鏈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當今共享經濟時代下,產業鏈上各企業不再追求單個環節的最優化,而是從全局出發,實現整體產業鏈價值的最大化。中小物流企業通過基于行業客戶需求,整合資源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了可選項目更豐富的一站式服務,實現對客戶價值的最大開發。
物流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該積極發揮好其應有的職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導向作用,綜合運用財政、信貸等政策,通過設立服務標準、設置準入門檻等淘汰落后物流企業;另一方面,要立足于解決市場失靈,而不是直接成為市場主體。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政府不能只擔當“守夜人”的角色,而應當成為引導物流業轉型升級積極健康發展的“撞鐘者”。政府部門還應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規范物流行業的市場秩序,保障物流企業公平競爭,維護業主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公平、透明、統一、高效的物流發展環境,促進物流企業健康、快速發展壯大。同時,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切實簡政減負,幫助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實現輕裝上陣,清理規范行政審批、清理修訂涉企政策規章、減少涉企重復鑒定和檢驗、破除行業準入壁壘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