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重要因素將影響未來物流業發展
發布時間:2017-01-10 09:27:28 中國郵政快遞報
關注中物聯
當今社會,技術的發展超乎想象。回想僅僅6年前,蘋果才推出iPad,如今,其銷量幾乎超越了蘋果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銷量的總和。Facebook從創辦于大學宿舍的網站,已經變成擁有數十億用戶的社交平臺。
物流行業同樣是一個不乏科技創新的行業,而且可以確定,技術將是持續驅動這個行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還有哪些因素會對未來的物流行業產生影響呢?近日,美國第三方物流公司Cerasis分析了影響物流業發展的7大因素。
一是全球化。無論是新興市場還是成熟的國際市場,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將發展目標鎖定于“走出去”,物流公司在促成客戶國際化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是“技術控”的勞動力。如今,80后、90后的年輕人成為勞動力主力,他們希望工作場所的設施能夠采用智能手機或是車輛已使用的各項移動技術。他們自信滿滿、愿意接受任務挑戰、崇尚技術,也希望得到及時的認可。未來10年,企業將面臨勞動力需求和能力的巨變。
三是增長方式。過去,物流業的增長多來自于亞洲往歐洲及往北美的出口業務。如今情況有所改變。未來,物流業的增長來源會更多變、更碎片化,難以預測。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很可能會集中在基礎設施完善的城市中。
四是消費習慣。隨著電商的發展,物流供應鏈也隨著消費模式的改變而變化。雖然目前仍有67%的消費者選擇較慢但是最便宜的遞送方式,但是物流處理方式也必須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遞送需求,如“最后一公里”、同日或次日達等服務。
五是貨運共享化。目前,客運如出租車領域正在嘗試共享打車服務。卡車公司也希望實現貨運共享,并推出共享App,便于客戶對運輸和庫存加強可視化把控。這類APP可以幫助客戶定位卡車并省掉中間環節,直接選擇車輛。而貨車司機通過App也可以精準匹配載貨能力。
六是政治波動。貨物的流動也會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新興市場的物流業發展潛力巨大,但是其供應鏈的安全性,包括物流技術的網絡安全等,則成為全球市場的主要關切。
七是安全性。云科技使得倉儲和物流管理都可以通過網絡交換數據而輕松完成。因此,云數據系統就必須確保安全,尤其對安全薄弱環節進行防護,防止黑客攻擊。這就要求物流公司要對網絡威脅保持高度監測和警惕,隨時應急處置。
可以確定的是,未來10年,智能化科技將與物料搬運工具進行高度融合。將有更多懂技術的員工操作智能機器,并與機器人“協同作戰”。因此,只有駕馭數字科技的企業,其供應鏈才會更加可靠、高效率、低成本。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