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25 09:40:07 深圳商報
關注中物聯
8月31日,全球第七大航運公司韓進航運宣布破產 10月18日,浙江最大航運公司浙江遠洋因資不抵債破產清算 10月31日,國內最大航運公司中國遠洋報告前三季度虧損達92.2億元
隨著西方圣誕節的到來,今年7月以來深圳港吞吐量回穩向好,在出口較為低迷的情況下保持了樂觀的勢頭。記者采訪了解到,世界主要航運公司合并聯盟的態勢正不斷加劇,以共同抵御全球航運業的“寒冬”。
延續“圣誕行情”運價上漲
歐美線出現爆倉,海運費價格飛漲,近期深圳航運市場出現了如此傳聞。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7月以來,為迎接歐美“黑五”、圣誕等重大節日,商家開始提前出貨,個別時段的確出現倉位較滿的情況。“從我們的觀察來看,倉位比較正常,但10月有幾次臺風,的確對倉位造成了一定壓力。”深圳東部碼頭的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8月底韓進航運破產,航運聯盟出現撤船、減艙情況,航運價格的確出現了一定上浮。“不過,上浮的區間大致在一兩成。”深圳一家國際貨運的業務員向記者表示,每年的下半年都有一波“圣誕行情”,價格上漲很正常。
“圣誕行情”其實是國內沿海港口每年的普遍現象。記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國內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7.9億噸,同比增長2.2%,其中第三季度增長了2.1%。此外,集裝箱吞吐量1.6億標箱,同比增長3.5%。
吞吐量的上漲同步帶動價格的提升。9月1日以來,受韓進航運破產影響,從亞洲出發的主要集裝箱航線的現貨運價就一下子提升了42%。11月18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顯示,近期航線運價綜合指數上漲了1.4%,其中南美航線上漲了7.5%。
運力過剩航運低迷
“圣誕行情”難掩海運低迷現狀。8月31日,全球第7大航運公司韓進航運的破產曾震驚航運界;10月18日,浙江最大航運企業浙江遠洋資不抵債、破產清算也向國內航運企業發出了警醒;10月31日,國內最大航運公司中國遠洋報告顯示,其前三季度虧損達到92.2億元,成為A股“虧損王”。
其實,全球海運低迷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直持續,代表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走勢晴雨表的波羅的海指數從2008年的11771點一路下滑,一度跌至今年的歷史冰點298點,其指數高低反映了航運業景氣程度,指數走低意味著全球航運公司日子都不好過。
運力過剩、運費下降、成本上升,一直被視為航運公司“難過”的直接原因。“世界最大的船公司馬士基還在定制2萬標箱的大型集裝箱船。”深圳港口協會劉清泉接受記者采訪表示,為降低成本,船舶大型化正成為一種趨勢,而船舶大型化又進一步加劇了運力過剩。記者了解到,2007年底,世界船隊運力總量為11.3億載重噸,2011年底這一數據達到15.3億載重噸,4年增長了35%,而目前全球船隊的運力規模仍處于快速擴張階段。“運力過剩還導致運費的下降,目前的運費上漲僅是暫時的。”劉清泉表示,燃油成本高企也是航運企業難以擺脫的困境之一。記者了解到,2009年以來,在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帶動下,燃油價格不斷上升,其間雖有反復,但油價仍長時間在中高位運行。
不過,也有航運界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良好,尤其是集裝箱運輸市場普遍回暖,單純的運力和航運周期分析恐難以解釋。據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該組織34個成員國(其中多數為發達經濟體)第三季度的合計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前一季增長0.6%,第二季度的增速為0.3%。第三季度的增速是2015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高環比增速。而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中,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提高了一倍,這表明全球經濟增速可能會略有加快。而從船公司來看,以中國遠洋為例,其2016年前三季度,集裝箱航線貨運量累計約為118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了46.7%。
并購聯盟能否破局?
為克服持續的航運低迷,全球主要航運公司開始加大了并購和聯盟步伐。
今年2月18日,中遠集團、中海集團實施重組,成立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改革重組后,中遠海運集團成為了全球運力規模最大的綜合航運公司。
今年4月,中遠集運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香港東方海外貨柜航運有限公司和臺灣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新的航運聯盟“OECAN”。新聯盟將投入350艘船,在亞洲至歐洲這條全球最繁忙的遠洋貿易航線中,控制約26%的市場份額。
此外,去年年底,達飛輪船以24億美元收購了東南亞最大的航運公司東方海皇;近日,三間擁有逾百年歷史的日本郵船﹑三井汽船及川崎汽船宣布組建一間新的航運服務公司。
記者了解到,航運聯盟可通過高效協作,優化航線服務網絡,降低企業運營產本,并提供富有市場競爭力的航線產品。
不過,市場對并購、聯盟能否對抗航運“寒冬”仍存疑慮。記者了解到,年初中遠集團、中海集團實施的并購重組,造成了去年至今的由盈轉虧;而聯盟后未來航運市場將呈現Ocean Alliance、The Alliance、2M三足鼎立的局面,特別是亞歐航線將被這三家聯盟所壟斷。這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市場競爭,對其他航運企業直接產生了擠出效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