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08 09:38:25 通信信息報
關注中物聯
隨著電商對實體店沖擊力度的逐漸加大,有關電商會不會取代實體店的話題被眾人熱議。但事實上,不論是從短期還是長期而言,實體店都將是電商不可替代的主流銷售渠道,因為消費者購物時最不可或缺的體驗感恰恰是電商永遠無法補足的短板。正由于此,國內電商大佬紛紛加碼與線下實體店的合作。
就在不久前,電商巨頭京東宣布與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京東獲得沃爾瑪戰略入股5%,并擁有了沃爾瑪在國內的全資電商子公司1號店。無獨有偶,中國最大網絡書店當當網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書店于近日在長沙梅溪湖亮相,預計9月正式開業,而在當當網的規劃中,未來共要開1000家實體書店。而去年阿里入股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同樣是看中蘇寧龐大的線下門店資源。可以說,線上電商整合資源與線下門店抱團結盟,尋求共贏,已成為當前電商與實體店在網絡時代突圍求變的一種發展戰略。
電商與實體商業成盟友
電商和線下實體店的強強聯合成為常態。
阿里與銀泰融合加速。阿里巴巴入股銀泰已有27個月,近日,阿里對銀泰商業持股比例增至27.9%,成單一最大股東。與阿里融合后的銀泰,業績可謂逆勢而上。根據該公司年報顯示,2015年,商品及服務網上零售銷售總額達到3.87萬億元,年增長率為33.3%。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曾表示,隨著互聯網與商業深度融合,整個社會存在著一種消費升級的機會。銀泰作為零售商業線下線上融合的平臺,正在為實體商業和數字經濟的結合探索新的道路。實際上,去年阿里入股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同樣是看中蘇寧龐大的線下門店資源。
而近日京東接盤1號店、牽手沃爾瑪,再一次說明了線上電商正與線下商業加速融合。日前,電商巨頭京東宣布與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計劃,獲得沃爾瑪戰略入股5%,并擁有了沃爾瑪在國內的全資電商子公司1號店。分析認為,京東主要是看中沃爾瑪背后的“附加值”——即京東需要線下實體,更需要在3C家電品類尋求突破。
人們還沒有從京東、沃爾瑪的合作中緩過神來,又有一大波電商強攻線下渠道的消息傳來。中國最大網絡書店當當網近日宣布將開設第一家線下實體書店,在當當網的規劃中,未來共要開1000家實體書店。除此之外,品勝股份和迪信通也在近日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將溝通建立“迪信云聚—千機網”聯合實體連鎖門店網絡。
全渠道已是大勢所趨
2016年,互聯網勢必結束多年來的野蠻生長,進入下半場的競技。無疑,單一依賴渠道紅利贏得市場的電商,將失去優勢。與實體經濟相結合,而不是依賴渠道紅利,將為電商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契機。
近一年多來,以阿里巴巴、京東等為代表的創新型電商,已逐步摸索出一條B2B電商的進階路線:產品——平臺——生態圈,這個進階路線意味著電商的發展已經步入全方位服務實體經濟與實體經濟同呼吸共命運的3.0時代。對于傳統電商而言,實體經濟的價值在于,當智慧化的“新實體”與對品質、體驗有更高要求的消費者對上脾胃后,一個良性的供給與需求系統就形成了。這不僅打破了電商平臺一直得靠低價、靠“造節”才能勉強活下去的商業困局,且有望激活中國最海量的實體,讓實體經濟重新煥發生機。有數據顯示,中國的電商零售銷售額只占整體零售銷售額的10%,90%的重頭戲還在線下。
專業人士認為,線上企業的互聯網優勢能完成線下企業短時間內無法完成的銷售量,而大部分線下企業自建電商平臺成本過高,因此,未來幾年,零售業跨界融合將成為主流,不同企業通過“聯姻”走向全渠道經營是大勢所趨。
實現1+1>2,整合是關鍵
毫無疑問,“實體+互聯網”的新電商模式是一種資源和優勢的互補。如何實現融合后基因層面的改造考驗著管理者的經營智慧。線下與互聯網平臺聯姻后會否停留在各為渠道的階段?雙方如何共振合力?
一方面,線下與互聯網平臺聯姻后可以利用大數據解決全渠道運營。終端和實體端都需要跟顧客產生更多觸點,所以,更長遠的解決手段和目標就是連接,以幫助商場連接顧客、店鋪、導購和商品,形成更好的交易能力或擴展能力,提升延展服務,真正的形成全渠道的獲客能力和服務能力,同時也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所謂全渠道化的數據的獲取能力和運營能力。
另一方面,在面對終端消費者方面,線下與互聯網平臺聯姻后的產品和服務要能得到無限的擴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和舒適的消費體驗。比如,互聯網平臺利用自身的互聯網技術實力,為合作商業項目提供WiFi、Beacon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停車、找店、排隊、電影等基于互聯網技術實現的,有“社交”意味的智慧功能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