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27 09:39:51 大河網
關注中物聯
5月23日順豐借殼上市,而此前圓通和申通也都借殼上市A股,那么誰才是中國快遞行業的龍頭老大呢?順豐與圓通申通“家底”比拼,順豐一些賬務和運營指標甚至大于圓通和申通之和。
一向自稱堅持“不上市”的行業龍頭順豐速運也趕上來了。5月23日午間,鼎泰新材(002352)發布公告稱,擬置入順豐控股全部資產,初步作價433億元。
至此“中國快遞第一股”的爭奪戰愈演愈烈,此前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也已經宣布在A股借殼上市。2015年12月1日晚間,艾迪西(002468)發布重組預案:申通快遞擬作價169億元借殼上市。2016年3月22日晚間,大楊創世(600233)公布了圓通速遞作價175億元的借殼上市預案。
隨著借殼方案的出爐,這三家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民營快遞的家底也呈現在公眾面前,以圓通、申通為代表的“加盟派”與順豐堅持的直營派,在規模、盈利能力、業務重心、造富能力等方面有了更直觀的數據比拼。從以上數據可以發現,順豐是民營快遞的絕對老大,一些賬務和運營指標甚至大于圓通和申通之和。
快遞投資者、快遞專家趙小敏告訴記者,通過梳理順豐、圓通、申通的借殼上市“家底”,從資產規模和品牌美譽度來看,順豐至少領先一個身位;從利潤率和業績對比,順豐同樣獨占鰲頭;從運營效率和服務滿意度看,順豐也是領先的;從公司成長的背景和企業文化,順豐有濃濃的“紅色血液”(中信和招商局領銜),圓通速遞有阿里巴巴背書,申通快遞是純粹的家族控制企業;
從公司治理結構和團隊管理理念,順豐管理團隊有摩根斯坦利和畢馬威及原商務部官員的背景,圓通管理團隊有UPS和國泰君安的背景,申通團隊是伴隨中國快遞業成長起來的;從過往幾年的企業運營效率和企業戰略分析,順豐領先圓通和申通;從商業模式看,順豐是完全直營式快遞企業,有運營效率高、執行力強的優點,缺點是流程冗長、官僚主義及資金壓力大、市場靈活性不足等;圓通和申通則以加盟和特許經營為主,資金壓力小、市場反應快、戰略轉移快等特征,不足是管控效率低和服務質量執行不統一等。
綜合對比各項指標,順豐、圓通、申通各有所長。
截至2015年底,順豐、圓通、申通的資產規模分別為347.17億元、61.87億元、28.4億元。需要注意的是圓通2016年加大了重資產投入,目前的資產應該在80億-90億元。從企業規模、從業人數等指標來看,相比圓通、申通的大規模作戰,順豐可謂短小精悍。
截至2016年1月圓通速遞在全國建立了82個轉運中心、20000余配送網點,擁有22萬名員工。在縣級以上城市中,圓通速遞覆蓋率達93%,航空運輸通達93個機場航線覆蓋城市103個,開通航線數量達773個,自有、租賃飛機共7架,陸路運送收派車輛3.2萬多輛。另外圓通速遞計劃在2020年以前將自有飛機規模達到20架。
而截至2015年12月初,申通快遞共有獨立網點及分公司1507家,服務網點及門店20000余家,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2014年申通業務量完成24億件。
再看看順豐,截至2015年12月31日順豐控股員工合計人數為121882名,擁有約1.5萬臺營運車輛,以及遍布中國大陸的近1.3萬個營業網點。此外順豐目前擁有30架自有全貨機,搭建了以深圳、杭州為雙樞紐,輻射全國的航線網絡。
根據國家郵政局《關于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的通告》數據統計,2015年度順豐月平均申訴率為2.06件(每百萬件快遞有效申訴數量),在國內第三方快遞服務企業中排名第一,遠低于全國平均的13.38件。
2013年、2014年度,順豐控股快遞業務平均單價分別為24.12、23.52元。而記者在官方公開的資料中發現同期同行業平均單價7.27元和7.49元。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