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23 10:13:48 萬聯網資訊中心
關注中物聯
(2016年5月)昨日,有消息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重工)將公司下屬的6家主要造船廠合并成3家造船企業。這是迄今為止國有造船廠最大規模的一次整合。
消息稱,中國重工在北方地區的6家大型船廠——大連船舶重工和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和山海關船舶重工、青島北海船舶重工和青島武船重工或將兩兩配對。配對的主要目的是簡化北方地區船廠的管理和生產,并且使它們更加專業化。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市場分析師韓軍認為,中國重工整合6家企業主要目的是通過合并提升資源和能力的集聚度,集中有限的資源和能力打造各自專業化能力,降低內部運營成本。
中國重工2015年財報稱,該公司受到全球船舶制造及海洋工程行業經營形勢異常嚴峻的影響,全球民用船舶制造及海洋工程行業內企業經受巨大考驗,盈利空間遭到大幅壓縮。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重工營業收入598.11億元,同比下降2.0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虧損26.21億元,同比下降223.46%。
對于整合后船企的發展,有業內人士對該計劃的可行性持提出了質疑。
“在市場低迷很難接到訂單的時候,專業化的分工顯然不太實際。重組給船廠帶來的商業上的靈活度過少,影響船廠抓住機會利用船塢空檔建造其他船型。”上述業內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如是說。
目前,中國造船行業正在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階段。意大利船舶經紀商BancheroCosta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船企接獲的散貨船訂單量僅為102艘,比2014年的377艘減少了72.9%,比2013年的620艘減少了83.5%。2015年,中國船企接獲新單389艘,比2014年減少了26%,比2013年減少了52%。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4年6月至2015年底,包括STX大連造船、東方重工、莊吉船業、正和造船、明德重工、五洲船舶、舜天船舶等多家船廠申請破產重組或宣告破產。
日前,浙江春和集團也出現債務違約,旗下的浙江船廠已進入破產重組,且外部評級機構也已將春和集團列為重大風險企業。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