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11 09:16:05 四川日報
關注中物聯
農村物流運營成本高,業務量小,盈利難。如何突破這些瓶頸?
雖然對網購興趣濃厚,但每次點下“提交訂單”按鈕,家住金堂縣白果鎮的“90后”小伙兒何全發都會猶豫半天。不為別的,就為取一次快遞太“大費周章”。由于白果鎮上沒有民營快遞企業設點,每次網購后,他都得到鄰近的淮口鎮取件,來回路程幾十公里。
這樣的煩惱不止他有。網購,對很多農村居民來說再也不是新鮮事,但快遞末端配送服務,一直制約著農村網購市場增長。
近日,記者從成都市商務委和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今年成都結合內貿流通體制改革,開展綜合試點工作,引導快遞企業向農村末端市場布局,意在打通電商通往農村居民家中的“最后一公里”。
問題:村民取快遞如何不再麻煩?對策:快遞行業加快布點
把快遞擋在“最后一公里”外的不止白果鎮,金堂縣的五鳳鎮、高板鎮和三溪鎮以前都沒有快遞網點落地。“這些鄉鎮距離縣城相對較遠,每天的業務量也很少。”申通公司金堂縣負責人王振波說,五鳳鎮每天的快遞派送量只有20多單,白果鎮甚至只有個位數,“如果每個快遞公司都在這些鄉鎮設點,不僅服務質量無法提升,快遞公司也會承擔很大虧損。”
不過,王振波也坦承:現在成都市區的快遞市場已經飽和,開發農村業務成為快遞行業的既定方向,因此,他們也在試圖扭轉這本“虧損賬”。
前段時間,申通、韻達、國通、天天等7家快遞公司發起成立了“金堂電子商務寄遞協會”。3月份,申通作為會長單位牽頭成立了成都市金鄉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對協會會員企業的快件進行集中派送和攬收,意在整合各家企業網絡資源,降低運營成本。
物流企業積極“搶灘”農村市場的同時,本土電商也紛紛想“分一杯羹”。
今年,新都區清流鎮九龍村建起了約60平方米的“哈哈農莊體驗店”,在為村民提供購買農資、網絡代購等多項業務的同時,還將與圓通速遞合作,把體驗店改造成物流快遞服務店。2月,本土電商平臺四川易田也在新都區花香果居景區建成了農村電商體驗店。
問題:多方牽頭會否導致重復建設?對策:既有平臺資源整合
據成都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成都鄉鎮快遞服務覆蓋率已達100%,即鄉鎮至少有一個快遞品牌布點,有兩個以上快遞品牌布點的鄉鎮也超過了80%。
因此,在成都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看來,農村電商發展最大的問題已不再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而是農村電商市場硝煙背后可能存在的電商網點、物流站點的無序競爭和重復建設。“比如一些發達地區重復建設,一些落后地區無人問津。”
“這就需要市場競爭和政府引導相互配合。”成都市商務委農村市場處工作人員楊金勇表示,為了實現物流體系在全市范圍、特別是農村地區實現有序覆蓋,成都市多次統籌商務委、農委、郵管局、口岸物流辦、人社局和一些金融機構,召開專題研討會議。
從現有決策思路來看,成都對于一些已存在電商網點或郵政站點的農村、社區,不再鼓勵建設其他物流快遞、金融服務等站點,而是推動進行平臺資源的整合利用;另外,在一些沒有電商平臺建設需求的鄉鎮和農村,重點加強供銷社、超市等流通主體的服務功能疊加,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積極引導物流快遞企業“下鄉”布點設站。
今年3月以來,成都郵政公司就連續在新都、金堂、蒲江等區縣農村地區開設綜合便民服務網點,將電商平臺、物流、金融、便民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資源與農村原有農家店、萬村千鄉店等網點進行整合,建設了“三統一”的綜合便民服務網點,計劃年內在成都區(市)縣農村地區建設綜合服務網點800個,目前已有79個郵政綜合服務網點開始運營。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