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5-09 10:56:18 第一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順豐快遞小哥被打后,我們義憤填膺,集體為快遞小哥鳴不平;圓通、韻達快遞小哥隨后也被打后,我們開始反思,快遞員真實的生存環境到底是怎樣的?難道他們真的不受社會認可、不被人們尊重嗎?
5月5日,2016《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在京發布,這是國內首個關注對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報告,由北京交通大學、阿里研究院、菜鳥網絡聯合發布。《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社會化電商從業人員總數為203.3萬人,他們承擔了去年全國206億包裹的主要送遞服務。
所以,你收到的每個包裹都浸透了這203.3萬電商物流從業者的汗水!龐大的物流產業和數量巨大的快件下,這群快遞小哥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帶你走進真實的快遞員的世界。
大數據看快遞小哥的生活現狀
1、全國有多少快遞小哥?
統計顯示全國社會化電商從業人員總數為203.3萬人,其中一線人員163.6萬人;二線人員33.8萬人;三線總部職能人員5.9萬人。
2005到2016年快遞業務量增長了近24倍,從業人員僅增長了近13倍,行業運行效率提升為人員增速的的近2倍。
(說明:這里說的快遞小哥是電商物流從業者的統稱,包括攬收、配送、倉儲、分揀、貨運、管理等人員。)
2、快遞員每天工作量多大?
近八成的站點從業人員每天的平均工作時長在8小時以上,超過24%的快遞員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電商促銷旺季甚至工作超過12小時。
大部分快遞小哥早上6:30到7:00就出門了,晚上8:30以后是他們結束工作的高峰期。
為維持站點運營和總快遞件量的限制,快遞員的日均派件量一般在100件/天~150件/天之間,極特殊情況快遞員的日派件量會超過150件/天(如雙十一期間)。
3、快遞員每月掙多少錢?
原來新聞里說的快遞小哥月入過萬不過是個傳說!那只有極少數人在特殊時期才能達到。
快遞員的薪資構成=基本工資+計件工資
調查發現,53.4%的快遞員月平均工資在2001-4000之間。28.6%的站點快遞員月平均工資在4001-6000之間;達到8000以上已經屬于少見,占比不到1%。
倉儲管理人員收入最為穩定,他們不太受業績波動影響,平均月入3000元左右。
而一線快遞員和基層管理人員收入波動相對較大,從2000元到6000元各檔位都有。
月入8000以上都是業務高手,他們通常工作在經濟發達、制造業密集、攬件量較大較為集中區域。
4、快遞員學歷怎么樣?
八成左右的人員的工作年限在半年以上三年以下。
其中,有44.2%的站點快遞員平均工作年限在1-3年之間,倉庫操作人員中有45.9%的站點員工平均工作年限在1-3年之間;管理人員中有41.7%的站點員工平均工作年限在1-3年之間。各類人員中3年以上工作年限的比例都很少。
近一半站點人員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站點人員的流動性較強。
5、快遞員年齡有多大?
在20-30歲之間的員工占比在40%以上,即大部分的快遞員在20-30歲之間;
在63.8%的站點中 30-40歲之間的員工占比超過了10%,有近15%的站點該年齡段的員工占比超過了40%。即此類員工也普遍存在于快遞員中。
6、快遞員辭職后都去哪里了?
快遞小哥近8成來自農村,他們大部分人第一份職業就是快遞小哥。
同時,電商物流也是流動性較大的行業,45%的快遞小哥不到一年就離職了,在這個行業一份工作能干滿3年的只有15%。
快遞小哥要跳槽的話都會去哪里呢?
調查發現,送餐、送水、開專車、返鄉做村淘是快遞小哥離職后4大去向。
行業發展也面臨幾大難點問題
快遞小哥生活不易,與此同時,快遞行業也正面臨諸多發展瓶頸。調查顯示,近年來快遞企業的發展主要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
快遞運輸車輛上路難??爝f員每天要在路上跑70-80公里,很多地區對于快遞車輛限制通行,直接造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困難。
1、干線運輸各地區政策存在差異。我國的貨物運輸政策與管制還存在著各省市自行管理,各有各的地方法規和條例的情況,因此在電商快件的干線運輸環節存在著各種障礙。
2、社會對快遞員工作的認可度不高。社會上對于快遞員工作的辛苦和風險不夠了解,例如在快遞員貨物妥投時,會經常出現快遞被人冒領,造成快遞員被站點懲罰的情況;在快遞員給客戶送件上門時,出現電動車和貨物全部丟失的現象。
3、站點的基層管理人員短缺。電商物流迅猛增長,快遞站點迅速擴張,但是嚴重缺乏站點等的基層管理人員人才。
4、快遞企業成本逐年增高。隨著快遞行業基礎設施和設備的更新換代和基層員工工資水平的不斷攀升,快遞企業的成本不斷上漲。成本較高的公路運輸方式、當日達、次日達等高時效性的電商服務,都造成了快遞企業成本的上漲。
電商物流的未來在于自動化的發展
1、自動化設備在倉內大量應用
2020年,我國電商物流包裹數量有望達到1000億個,日均處理件量將超過3億,從業人員將近600萬人,而中國自2015年已經過人口拐點,向“超少子化”社會邁進,未來到哪里去找這樣一支送貨大軍?
針對人力成本與效率困境,電商物流的自動化戰略最先出現在倉儲與分揀領域,2014年至今,繼順豐速遞之后,圓通、中通、韻達也都紛紛上馬了全自動分揀設備項目,2016年金義新區圓通金華分撥中心投入的全自動分揀設備,每小時可以分揀一萬個包裹。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也在進行機器人試驗試點,菜鳥武清倉的倉儲機器人甚至被員工命名為“曹操”,即隨叫隨到之意,不僅如此,菜鳥網絡還在加強智能配送機器人的研發進度。
在末端配送領域,UPS、亞馬遜、順豐DHL等企業也都開始了送貨無人機的試點與實際應用。
2、物流共享將更為普遍
平臺經濟下,任何兩個個體之間都可能產生物理聯系,任何一個或幾個直營巨型物流公司都不可能將所有業務全部包攬,共享物流,社會化物流將成為趨勢。
未來,運力將象水電和云計算資源一樣,按使用付費,任何一個輛車,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物流的一環,前提是信息對稱到一定程度。因此,平臺經濟下供應鏈協調問題的解決之道,唯有大數據,一旦信息對稱超過一個臨界點,社會化物流將與直營沒有本質區別。
隨著共享物流的發展,以簡單勞動為基礎的專職物流人員將被限制在一個固定規模內,社會存量資源將被大規模利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