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27 09:03:42 界面
關注中物聯
在中國,貨運毫不遜色于客運。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0.6萬億元,其中,運輸費用5.6萬億元,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比重為52.9%。國家發改委、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社會物流費用占GDP的比重在2014年達到16.6%,高出全球平均數多個百分點。
因此這兩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都試圖搭建貨車和貨主的在線平臺。按照如今的市場情況,貨運O2O市場大致分為這幾類:
1.企業級的計劃性貨運市場平臺,需要招投標,比如云鳥配送;
2.覆蓋全國的綜合性平臺,比如貨車幫、運滿滿、羅計物流;
3.專注同城整車運輸的平臺,比如藍犀牛、58速運、貨拉拉;
4.專注同城運輸并接受拼車運輸的平臺,比如速派得、物流小秘書等。
但相比而言,同城實時的貨車需求更加強烈。根據貨拉拉提供的數據,目前中國有1000萬輛的中小型貨運車輛,其中約有10%的貨運需求是即時性的,平均每個貨運司機每天2個訂單,平臺就有200萬個訂單,按照目前的客單價約150元計算,一天的流水就可以有3個億的規模。
貨拉拉創始人兼CEO周勝馥對界面新聞記者說,往常即時性的貨運需求一般有三個解決方案,一是自己買車,但在繁忙時段就會不夠用,空閑時期則會造成資源浪費,效率很低;二是通過電話尋找個體戶司機,但這些司機都不一定在附近;三是通過第三方物流尋找司機,雖然效率提升,但價錢可能貴一倍以上。
周勝馥從2013年開始籌備貨運O2O的項目,因為是香港人,2013年周勝馥先在香港創辦了同城貨運平臺Easyvan;成立的第二年就將業務擴展到東南亞,進入泰國和新加坡市場;2014年底,將業務擴大到中國內地,并更名為“貨拉拉”。
對于貨主來說,通過貨拉拉平臺,可以快速匹配附近的貨車資源,并以低價獲得貨運服務;對于貨車司機,則可以借助貨拉拉迅速對接到客戶需求,提升貨車利用效率,進而獲得更為豐厚的收入回報。
2015年,貨拉拉先后獲得兩輪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并將業務從單個城市擴展到了深圳、廣州、北京、上海、佛山、東莞、惠州、中山、南京等,目前每日有近萬的訂單,用戶數達到200萬,注冊司機數達到20萬人。目前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整個南方市場。
雖然通過滴滴、Uber教育了運輸市場之后,貨運O2O可以快速地普及這個垂直領域,但是在實際運營上,貨運行業本身也面臨著許多問題。
一方面,許多公司模仿滴滴優步,使用補貼的方法拓展市場,但實際上,貨主跟傳統的乘客需求不同,后者更在乎價格,但貨主會更在乎服務。因此這也會導致大量刷單產生。
另一方面,由于貨主本身的貨品價值較高,因此不能迅速接受陌生貨車的運送,而且貨主也不能陪同送貨,因此在保障產品安全性方面一直存有疑慮。
“我們公司曾經用補貼的方式去推廣市場,但幾個月的數據都不理想,貨運這個小眾市場不能用傳統2C的方法。”周勝馥說,經過運營方向的調整,他們發現還是提升服務質量、精準投放才是真正推廣平臺的方式。在運營初期,通過在建材、家具市場派發傳單的方式,貨拉拉收獲了良好的效果。
周勝馥說,比起普通的司機,貨拉拉會提前對載貨司機進行培訓,包括在搬運陶瓷、玻璃等易碎物品時的技巧。除此之外,貨拉拉要求貨主在平臺上尋求訂單之后,司機30秒要有回復,20分鐘以內要到貨物地點,并建立司機評價系統和保證客戶的完善性。
周勝馥承認,教育普通的小型貨主比滴滴的乘客難度要大很多,有些貨主在幾年前就認識,直到最近才開始下單。“市場在增長,通過口碑傳播,越來越多的用戶在慢慢接受。”
跟滴滴、Uber在國內長期虧損不同,周勝馥認為,2016年貨拉拉將可以盈利。按照他的說法,貨拉拉即將在城市試點司機抽傭模式,比例最低10%。“司機以前月收入只有四五千元,現在可以達到上萬元,應該可以接受的。”周勝馥說。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