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19 09:12:40 安信證券
關注中物聯
事件:4月15日,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質檢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瀕管辦等13個部門共同公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第二批)》,財政部關稅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清單有關情況,并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實施一周以來輿論關切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第二批清單以生鮮為主,實際影響有限:第二批清單共包括151個8位稅號商品,以生鮮品類為主,且大部分物流模式被限定在“保稅模式”之下。
1)生鮮商品跨境進口原按保稅模式在少數試點口岸試點,第二批清單公布后推廣至其它區域:本次清單明確品類(明確了適用于跨境電商銷售的具體生鮮品類);操作口岸增加(試點口岸和試驗區原則上都可以操作);2)水果進口指定口岸和物流效率兩因素疊加,部分試點口岸才有規模優勢:以往生鮮進口為指定口岸授權操作,多為沿海發達城市;考慮到各口岸稟賦,最終可能還是集中在上海、天津、廣州等沿海以及部分內地稀缺試點口岸。
3)一般貿易監管下的跨境保稅進口難以去化渠道成本,形成價格優勢:我們認為新政下保稅模式跨境進口商品在環節去化、降低成本有天然缺陷,直郵、行郵模式方式是跨境電商生態圈里去渠道、降成本的主力軍。
4)冷鏈最后一公里成本高居不下,價格上未必有優勢。
關注本次官方解答中的細節和后續影響:1)行郵模式50元免征額依舊保留,直郵模式門檻低,引發的行業趨勢和變量:由于依舊50元免征,電商傾向于采用行郵模式進口部分低附加值、不在清單內的產品;另外,直郵模式進口門檻較低,市場容量也會更大;而無論是行郵還是直郵模式,海外倉物流操作都將是核心資源;2)短期可能不再會有正面清單,試點后品類仍可能調整;3)“吃進嘴的,臉上抹的”的品類,總體趨勢是趨嚴:我們認為官方對食品、化妝品的監管,長期趨勢將趨嚴;4)再提進境旅客隨身攜帶物品的5000元免稅標準:灰色清關將會被重點監管,建議相關人士慎重考慮隨身攜帶的個人物品價值和申報。
投資建議:目前跨境B2C進口產業鏈面臨的難點在于“灰色區域能否管控”、“政策在具體執行中的標準尚有模糊地帶”和“政策面臨調整的不確定性”,對于當下的一、二級市場標的而言,小型B2C進口平臺類公司面臨的不確定性最大,物流企業短期的核心布局方向還是海外倉(包括冷庫)及“三單合一”的監管對接,本次新政對于擁有國內保稅倉(特別是冷庫)資源的企業,受益標的主要為:外運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