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19 09:11:24 北京商報
關注中物聯
在上海運營了將近一年后,家樂福網上商城和App開始向外擴張,第一站是北京。家樂福中國區新業態全國電商總負責人應凱近日對外表示,今年起家樂福電商布局將延伸至各地主要城市。對于傳統零售來說,電商只是打通全渠道的入口,而全渠道則是在努力迎合多種形態的消費趨勢,包括沃爾瑪、麥德龍、物美等在內的零售商都在努力抓住多樣化的消費群體。
電商配送覆蓋北京全市
在家樂福App上,北京各區甚至延慶、密云、門頭溝等郊區也在服務范圍內,朝陽區更是細分為朝陽區南和朝陽區北。根據家樂福官網門店信息,門店最多的城市為上海,擁有30家門店;其次為北京,擁有20家門店。
家樂福網上商城主要售賣食品雜貨,所有商品均由距離最近的家樂福實體門店進行配送,全場購物滿129元即可享受包郵。訂單金額小于50元收取15元運費;大于50元而小于129元則收取5元運費。同時,訂單在超過5公斤的情況下,將根據重量進行累計收費。在支付方式上,消費者可以選擇在線支付和貨到付款兩種支付方式。家樂福網上商城依托了線下大賣場優勢,網上貨品來自離消費者最近的門店,消費者可以選擇在門店自提,也可以在門店進行退換貨。
家樂福去年5月開始在上海進行網上商城內測,6月正式上線。去年12月28日,家樂福網上商城App正式上線,家樂福還獲得了“上海自貿區外商投資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牌照,這就意味著允許第三方商戶入駐家樂福電商平臺,家樂福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電商業務。
物流支撐全渠道布局
在家樂福推出網上商城業務之前,已經通過移動支付來試探互聯網化。對于超市的日常運營來說,移動支付為超市頭疼的高峰期排隊結賬提供了一個解決思路,明顯改善了實體門店的消費體驗。去年4月家樂福開通支付寶,5月開通微信支付,稍后的“雙12”更是讓家樂福賣場客流爆滿,但是大賣場并不想被動地成為支付寶和微信的流量入口,而是在為自己的電商渠道鋪路。
與網上商城同時出現的還有“EASY家樂福”,面積相當于三個普通便利店大小,除了普通便利店的標配,EASY家樂福更像一家社區便利超市,蔬菜水果雞蛋油鹽醬醋茶品類齊全。值得注意的是,“EASY家樂福”店內還有一個巨大的電子屏,家樂福網上商城很多商品都將放在這塊觸摸屏上,商品標明價格并附加一個二維碼,用戶可以掃碼下單。
去年3月,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唐嘉年啟動了歷史上最大刀闊斧的架構改革——全國24個城市采購中心將合并為6個,并首次設立首席營運官(COO)。便利店和電商兩部門都歸到新業態部門下,這樣為大賣場、電商、便利店形成O2O閉環埋下伏筆。去年底,家樂福華北配送中心正式啟用,該配送中心可以輻射家樂福華北區30余家門店,同時加速推進便利店和網上商城落地北京。預計今年底,家樂福將在全國建成6個物流配送中心,實現對全國200多家大賣場的覆蓋,并為新開門店和網上商城、便利店等新業務提供配送服務。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電商的擴張,便利店業態“EASY家樂福”也將隨之走出上海,畢竟除了上海、北京這樣的超一線城市,家樂福在其他城市的門店布局只有個位數,在這種情況下,便利店密集布局將承擔一部分物流功能。
迎合多元化消費需求
在互聯網大潮下,傳統零售企業不甘做電商的旁觀者,也在通過多種形式嘗試新業務,滿足年輕消費群需求和消費習慣的變化。O2O模式讓傳統零售從轉型的迷茫中逐漸找到定位。沃爾瑪去年全資控股了1號店,直接將其變身為真正的網上沃爾瑪,同時推出了手機端沃爾瑪App,聯合線下門店實踐O2O模式,今年初又將跨境電商業務整合進去。雖然麥德龍主要針對企業商家,但活躍的個人消費群體也是不忍忽視的一部分。麥德龍目前不僅上線了自己的網上商城,還入駐天貓和各種O2O配送平臺。物美和永輝放棄自建電商渠道,分別選擇了多點和京東作為合作伙伴。
北商研究院分析認為,消費升級大背景下的多元消費趨勢成為傳統零售難以把握的難點,商品結構、銷售渠道和后端供應鏈都要因此而改變。大賣場盈利的本質仍然是靠進銷的差價來賺錢,而電商很難通過差價去獲得盈利,這就面臨著商業模式的不一致和沖突。傳統零售做電商的探索已經足夠多,但行業的共識是,線下渠道的體驗優勢無法取代,因此只將線上模式作為線下渠道的一種補充,迎合部分消費群體需求,而不要寄望于快速盈利,但這已經比單純的大賣場時代向前進步了許多。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