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31 09:39:44 新浪財經
關注中物聯
內地電商行業近年迅速崛起,并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交易金額最大的電商市場。受益相關行業除了內地四大電商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外,網絡零售業的井噴式發展,亦為快遞行業帶來火速發展,當中知名企業就有順豐速運,以及「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及韻達)等龍頭。最近這些快遞公司更掀起一輪上市熱潮。
國內的政策扶持必不可少。2011年和2014年的政策對于快遞企業的兼并收購以及集中度提高,包括普惠化、國際化和市場化都是提出了一個明確的要求,包括2015年的時候李克強總理對快遞企業進行了訪問,這些都是促使快遞企業在2015年逐步步入二級市場非常好的政治背景。
順豐速運是內地最大的快遞公司,終于啟動A股上市計劃。今年2月底,報章刊登了順豐控股的上市輔導公告,估值逾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然而,昔日行事低調,兼且一直堅持不上市,那為什么今年伊始,順豐突然啟動上市進程?
據市場分析指,主要是近幾年內地幾大電商企業加入搶市場,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正通過自建物流體系的方式,降低對第三方物流的依賴。阿里的電商物流有多種方式,如自家的星辰急便、物流寶以至菜鳥網絡等。騰訊投資的物流互聯網匯通天下亦於去年10月底,開啟線下戰略落地的部署,「互聯網+物流車隊+金融+高速路平臺」的新生態正式落地。
與此同時,其快遞公司的競爭也日益強烈。去年9月,圓通與美國波音簽訂協議買下15架飛機,自此成為繼順豐、中國郵政EMS之后,內地第三家擁有自家飛機的快遞公司。盡管順豐與其他物流公司走的是差異化競爭,但順豐面臨郵件割喉價競爭,由2011年每件20.7元降至去年13.4元,是不可迴避的趨勢。
就連創始人王衛也承認,面對當前競爭,要維持員工生計,一家年生意額逾400億元的快遞公司,在利潤日益微薄的今日,上市融資才有足夠資金拓展,以及得以保得住其兩成的內地快遞市場份額。
當然,亦有分析指,順豐因為定位中高端,利潤率明顯高於同行,在當下行業尚且景氣的環境下,伺機上市賣出最好的價格。
順豐并非第一家邁出上市步伐的公司,去年底開始,內地主要快遞公司都啟動了上市的動作,如來自杭州桐廬的「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及韻達)便是。去年12月,申通快遞擬作價169億元借殼深交所上市艾迪西,要登陸A股市場,預計2016至18年凈利潤不低于11.7億元、14億元和16億元,增速分別是83%、19.7%和14.3%。
申萬宏源的分析師認為,現在已經上市的唯一標的就是艾迪西,因為這個公司是借殼以后現在的市值是四百億左右,未來有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增長,現在的PE是四十倍,對標海外分別是四十倍和二十倍。
未來是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進行收購、進行集中度的提升,通過資金獲得效率的提升這樣兩個國家,所以對于這家公司還是非常看好的,未來建議各位也可以繼續進行關注。
今年1月,圓通速遞也計劃借殼大楊創世,作價175億元,變身A股上市公司。另中通快遞計劃到香港集資10億美元,及韻達快遞月前剛宣布與復星集團、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東方富海、云暉投資等金融與投資機構,實現戰略與資本上共同合作。
無疑,今年內地整個快遞行業已經把火燒到了資本市場,而香港投資者亦有機會從中分一杯羹,比如中通快遞就擬來港集資。
香港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稱,投資者要留意當同一行業短期內有多間公司相繼上市,該行業有機會已進入高峰期,今次物流及快遞行業會否盛極而衰仍有待觀察,但從另一角度看,這些公司集資有助提升系統、加大倉儲、提高送遞效率等,以保持在行內的競爭力,投資者也值得留意。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