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速遞作價175億借殼大楊創世 爭奪國內快遞行業第一股
發布時間:2016-03-23 09:08:31 證券時報
關注中物聯
時隔兩月余,圓通速遞借殼大楊創世(25.130, 0.00, 0.00%)(600233)的預案終于亮相,大楊創世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購買圓通速遞100%股權,作價175億元。這意味著,圓通速遞將和擬借殼艾迪西(32.89, 0.00, 0.00%)(002468)的申通快遞爭奪國內快遞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大楊創世今日披露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資金的草案,大楊創世擬將全部資產與負債出售予圓通速遞的控股股東蛟龍集團和云鋒新創,擬通過向圓通速遞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A股股份,購買圓通速遞100%的股權。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后,大楊創世的控制權將發生變更,蛟龍集團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圓通速遞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交易方案,公司擬將全部資產與負債出售予蛟龍集團、云鋒新創,后者以現金方式支付對價,交易作價為12.34億元。同時公司擬以7.72元/股,向圓通速遞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合計22.67億股,作價175億元收購圓通速遞100%股權。
此外,公司擬10.25元/股向喻會蛟、張小娟、阿里創投、光銳投資、圓鼎投資、灃恒投資和祺驍投資共計7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3億元,將用于轉運中心建設和智能設備升級項目、運能網絡提升項目、智慧物流信息一體化平臺建設項目建設。
上述交易完成后,公司總股本將大幅增至28.21億股,其中蛟龍集團持股比例為51.18%,為第一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圓通速遞的實際控制人喻會蛟、張小娟夫婦。此外,阿里創投、云鋒新創將分別持有公司股份11.09%和6.43%。公司股票仍將繼續停牌。
截至2015年末,圓通速遞資產合計61.87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34.15億元;其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8.85億元、82.29億元和120.9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53億元、7.47億元和7.17億元。
此外,業績補償義務人承諾,本次交易實施完畢后,圓通速遞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承諾的合并報表范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1.001億元、13.329億元、15.525億元。
長江證券(10.18, 0.00, 0.00%)研報認為,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拉動快遞行業爆發式增長,預計未來5年快遞行業業務收入和業務量CAGR 均有望維持在20%以上的水平。圓通借殼上市除了擴充產能,也是為了有重組的資金整合加盟商,加速完成“一體化”,通過上市有效實現外延式擴張,上市后或將進一步進行融資,顯著改善我國民營快遞行業格局。
大楊創世于今年1月16日一紙公告透露,將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圓通速遞股權,后者有望實現借殼上市。盡管三年前圓通速遞就已經在籌備上市,但其一直以來的目標是在主板IPO。市場認為,圓通速遞加速借殼上市進程,與申通快遞借殼率先宣布借殼不無關聯。
去年12月2日,艾迪西發布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進展公告,披露了正在與申通洽談借殼事宜。12月13日晚間,艾迪西發布公告,擬置出全部資產、負債,同時置入申通快遞100%股權,作價169億元、溢價率為755.45%,擬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48億元。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后,德殷控股成為公司控股股東,陳德軍、陳小英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事實上,除了申通和圓通,整個快遞圈都沒閑著。2月18日,順豐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上市輔導公告,擬在國內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目前正在接受上市輔導。中通快遞打算在美股上市。全峰快遞早就準備好今年上半年登陸新三板。此外,德邦快遞、天天快遞、韻達速遞都在醞釀上市大計。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我國快遞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高峰,同時快遞企業也面臨“微利化、無利化、虧損化”的“三化瓶頸”。他認為,在此背景下,快遞企業不上市可能會失去發展機會。
對于快遞企業偏好借殼上市,徐勇表示,借殼雖然會估值較低,但周期短、成本低,更易見效,總體而言利大于弊。另外,在快遞公司內部整合推動不順的情況下,上市后的品牌效應可以加強現有股東和加盟商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并倒逼企業進行企業制度改革。
而快遞企業上市后的風險也同樣明顯,徐勇對記者表示,作為直接面向大眾的快遞企業,很容易被投訴,很多負面問題也容易被曝光和放大,進而影響IPO或股價。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