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快遞量每年猛增五成 互聯網巨頭布局最后一公里
發布時間:2016-03-14 09:26:20 都市快報
關注中物聯
3月11日中午,剛剛下課的倉前校區大二學生張維維來到杭州師范大學菜鳥驛站,根據手機取件短信的包裹提貨碼,很快在貨架上找到了自己的兩份快件,在出口處向工作人員出示證件和掃碼之后順利取走了快件,整個過程不到兩分鐘。
菜鳥推校園智慧物流平臺
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裹,取個件很可能先排上二三十分鐘的隊,這是近年來很多大學校門口出現的盛況。不過,隨著昨天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與杭州師范大學達成校企戰略合作,杭州師范大學很可能會成為全國收快遞最方便的學校之一。
在杭州師范大學的地下車庫,這個看起來有點像超市一樣的菜鳥驛站,是菜鳥網絡正式推出的首個校企共建智慧物流合作平臺。
通過菜鳥網絡的智慧物流系統,7家快遞公司的包裹被快速錄入系統后,包裹按類型被分放到不同的貨架上。“學生可以收到由系統發送的包裹提取碼,憑自己的身份證或學生證來取件。”菜鳥網絡校園驛站負責人馬亞杰說,“學生在貨架上找到自己的快件,經過出口處工作人員掃碼之后,快件就可以被取走了。自助取件系統大大提高了包裹處理的效率。”
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目前有學生10000多人,因為女生比較多,菜鳥驛站目前每天處理的快遞量在2000件左右。“如果快遞公司自己送,起碼七八個人送一天。而現在只要5個人就可以輕松搞定。”馬亞杰說。
布局校園快遞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隨著學生成為網購的主力之一,大學校園里的快遞數量猛增。
根據菜鳥網絡做過的調查,近年國內大學校園的快遞數量每年按50%的幅度快速增長。特別在東部沿海地區,網購的學生占到學生總數的12%-13%,師范類院校的比例更高些,占到15%-18%。“從全國來看,平均為10%-15%,這個比例每年還在迅速增加。”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目前全國大學生數量達到3559萬,這也意味著,從全國來看,如果按10%的比例計算,光校園快遞這塊市場,每天產生的包裹量將達到300多萬件。而作為高度的移動互聯人群,布局校園快遞最后一公里,也成為一些公司搶占用戶資源的一個重要切口。
截至2016年3月,菜鳥網絡在全國拓展了1500多個校園驛站,分布在全國1200多所高校,全年服務校園用戶突破1500多萬。
除了菜鳥網絡,目前搶占這塊市場的還包括了對快件進出校園統一管理和派送的小麥公社、樂創校園快遞等。
去年,廣州樂收快遞與漢森創投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合力建設校園智能快遞。漢森創投將全方位孵化樂收校園服務這個平臺,依托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為切入口,整體布局O2O的全國校園。而小麥公社自2013年落戶北京理工大學以來,業務量增長也很快。
菜鳥網絡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菜鳥網絡將與高校及創投機構加強合作,扶持1000個大學生創業團隊發展,提供10萬余個勤工儉學機會,幫助更多的高校獲得智能化的物流解決方案。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