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波:加強鐵礦石保護力度 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發布時間:2016-03-11 09:33:40 中國投資咨詢網
關注中物聯
坐上價格“滑梯”的大宗商品似乎亂了方寸,完全“停不下來”。今年兩會上,凡有煤、鋼等行業“大咖”現身的會場,必定是眾人追逐的焦點。他們在想什么,各方都想從中探出點風聲。全國人大代表、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波對鋼鐵行業的思考是,加強鐵礦石保護力度,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國內鐵礦石現在非常危急,去年進口鐵礦石9.53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83%。大宗商品這么高的依存度可謂是創了紀錄,國內很多鐵礦石企業都關門了,只有大鋼廠的鐵礦石企業還在慘淡經營。”在山西代表團的一個討論現場,李曉波的一番話引起了大家注意。
“實際上,過去大鋼廠的鐵礦石企業或多或少還有紅利。但去年,鐵礦石價格從年初的135美金跌到38美金,太鋼僅這項就直接減利60億元,讓我們感到‘壓力山大’。”李曉波分析,鐵礦石對大部分鋼鐵企業是紅利,而對太鋼這種擁有自有鐵礦山的企業卻是減利。另外,近兩年鋼鐵行業量價齊跌的慘狀也讓企業急呼“救命”。
李曉波直言,盡管2015年太鋼的鐵礦石板塊虧損,但還是向國家上繳了11億元利稅。因此,他建議加大對鐵礦石的保護力度,減少對外依存度,確保產業安全,留住那些為數不多的鐵礦山。
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不爭的事實。據工信部《2015年全國企業負擔調查評價報告》顯示,我國物流成本占生產成本的30%-40%,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為10%-15%。作為物流大省,物流成本過高已成為約束山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李曉波算了一筆賬,從2009年到2015年,物流成本由每噸9分多漲到每噸1毛5分,漲幅達61%。在此期間,鋼材、煤炭價格下降了38%,山西企業著實嘗到了“夾心餅干”的苦澀滋味。
“中國制造業的大部分企業在東南部的沿海沿江地區,產業集聚、物流成本低。而中西部本來就遠離產業集聚區,物流成本又高。今年,李克強總理來山西視察工作,為煤炭物流爭取了每噸每公里降低一分錢的運費,山西立刻就感到了輕松。”李曉波表示,從區域協調發展的角度來看,應盡快降低物流成本,加快中西部協調發展。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