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網絡首輪融資引資本巨頭爭搶
發布時間:2016-03-09 09:02:38 第一財經網站
關注中物聯
阿里巴巴旗下大數據物流平臺公司菜鳥網絡正在受到機構投資者的追捧。
菜鳥網絡新一輪融資目前已經接近尾聲,受到了國際著名投資機構的追捧。很多投資者在到處找渠道試圖分一杯羹,但一票難求。這是菜鳥網絡繼2013年成立后進行的首次融資,其中多為戰略投資者。
根據上述消息,包括淡馬錫、摩根士丹利、阿布扎比投資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Khazanah等投資機構都曾想投資菜鳥,但最后入圍的僅有少數幾家,其中包括數家主權財富投資基金。上述消息人士稱,一些機構曾在小范圍表示后悔決策不及時,最終錯失機會。
菜鳥網絡公司成立于2013年,與淘寶電商系和螞蟻金服并稱為阿里巴巴生態圈最重要的三大戰略業務布局。當時,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出資組建菜鳥,注冊資本金50億元,由馬云任董事長,并計劃第一期投資1000億元,第二期投資2000億元。
至于本輪融資的資金規模,目前尚無準確數字流出,但據接近這輪融資的市場人士稱,融資額“要比注冊資本金大得多,菜鳥的估值現在已經超出了想象。”上述消息人士說“成立兩年多,菜鳥已經成了全球最大的大數據物流平臺公司,未來想象空間極大,這也是投資者最看重的。”
菜鳥何以值這么多錢,又因何受到機構投資者熱捧?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業務板塊是數據和物流網絡。具體來說,數據是菜鳥最核心的價值,也是當初馬云構想的中國智能骨干網得以“智能”運轉的根基。近兩年“雙11”之后包裹遞送效率比幾年前明顯提升,背后就是靠菜鳥通過大數據對快遞公司進行實時調配的結果。
而在快遞網絡布局上,從物流結構上看,菜鳥已經形成了快遞、倉配、末端(落地配)等多張物流網絡;從覆蓋范圍上說,菜鳥的兩翼正分別向農村與海外伸展,在跨境物流和農村物流上形成了重要戰略布局。
以跨境為例,正在進行的兩會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外貿商業模式的創新,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對此,菜鳥網絡跨境出口業務負責人薛孝國最近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菜鳥通過海外的地產開發商、政府機構等,目前已租用了40多個海外倉,服務于阿里進口業務天貓國際,以及出口業務速賣通。菜鳥正在對這些海外倉做數據輸出和信息化升級,實現流程可視化,沉淀物流數據。
就在3月2日,針對目前國內進口物流成本上升的現狀,菜鳥網絡宣布將對跨境進口電商投入1億元補貼,并開展新倉庫與新口岸的基礎物流能力建設,計劃在年內實現保稅進口重點城市3日必達,集貨進口重點國家7日必達,且實現國內保稅倉全國全覆蓋,庫容面積將擴充至目前的2倍,以滿足跨境進口電商多地分倉的需求,提升跨境進口商品的配送時效。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