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08 09:00:34 山西黃河新聞網
關注中物聯
—大同市開辦首家快遞校園綜合服務超市小記
“以前幾家快遞公司散布在學院周邊小區家屬樓里,同學們都是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取快遞,有時要逐家排隊等上一兩個小時,午休時間都犧牲了,特別不方便。現在有了校園快遞超市,所有快遞都集中在一起,直接通過手機驗證碼自助取件,方便多了”,大同大學政法學院的李偉同學說。
快遞入校園難題困擾多
“小快遞服務大民生”。快遞供給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不僅促進了快遞產業自身的發展壯大,更成為激活百姓消費的新動力。有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550.83萬件,每位市民平均享受9.33次寄遞服務。伴隨著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和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高校校園快遞應運而生且增長迅速。但在發展過程中校園快遞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面對大同大學3萬名在校師生龐大的消費群體,全市22家快遞品牌均有業務覆蓋,有的在家屬樓附近設點,有的安排車輛直接派送,有的在校園內擺攤收送快件,學校周邊快遞市場呈現出“主體多、秩序亂、投訴多、管理難”的狀況,由此造成學校憂安全、社區多擾民、學生難取件、投訴處理難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快遞行業的形象和聲譽。
多方齊努力妙招破難題
面對諸多問題,作為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的市郵政管理局局長李旺看在眼里、急在心頭。這時,一篇關于校園超市整合發展綜合業務的報道讓他眼前一亮。既然校園超市內可以整合繳費、外賣等綜合業務,那么快遞是不是也能整合成一家超市呢?為此,李旺親自聯系接洽,牽頭召集幾家規模較大快遞企業負責人外出考察,開拓思路,探索校園快遞派送業務新模式,整合校園周邊快遞營業網點,集中場地、統一派送。“既要借鑒有益經驗,又要解決實際問題。探索出一套獨具本土特色,又可落地、可復制、可推廣的校園快遞末端派送新成果。”依照這一思路,在多方考察的基礎上,市郵政管理局多次協調,確定了由快遞企業合資參股搭建“開放、共享、安全、高效”的校園快遞末端服務平臺,辦理快遞業務經營資質并引導各品牌快遞集中入駐的新模式。最終,由四家快遞公司合資注冊并取得經營資質的大同市南郊蝸牛與菜鳥商業有限公司掛牌運營,專項承接各大快遞品牌大同大學校內快遞服務業務。
科技促發展高效贏好評
李偉同學收到了一條“貨號為43218的快件已到大同大學校園快遞超市,請您攜帶身份證件按照貨號自助領取”的短信。記者跟隨他來到大同大學校園快遞超市體驗取件。只見李偉進入快件區按照貨號索引快速找到對應快遞,來到簽單區亮出身份證件由系統自動拍照完成快件簽收,前后不到40秒。“菜鳥驛站服務系統是我們快遞超市的一大法寶”,校園快遞超市負責人薛建春表示,之所以能在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內完成2000多票快件的派件量,得益于快遞超市嵌入了這一系統。校園師生可以通過該系統進行精準化信息查詢、全天候收派服務、自助式電子簽收等寄遞服務。在依靠科技手段提升服務效能的同時,也提升了快遞行業整體形象,贏得全校師生一致好評。同時,校園超市與大同大學學生會達成合作意向,為品學兼優的貧困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也得到了校方的肯定和支持。
“校園快遞超市是市郵政管理局牽頭,協調大學校方、快遞企業以及第三方試點搭建的快遞末端服務新模式”。李旺向記者介紹道,這是政企聯動、校企合作、企業協同發展的有益嘗試,有關市領導也多次就此調研指導并給予充分肯定。2016年,借助我市被列入全國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試點城市的有利契機,“快遞超市”這一有效提升快遞服務“最后100米”能力的新模式將在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內各大高校、社區全面推廣,開啟快遞共同配送服務“零公里”模式,屆時將有效提升全市用郵群眾的快遞消費體驗。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