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2-29 09:23:57 中國大物流網
關注中物聯
到2020年,鄭州市部分區域和領域將初步實現現代化,綜合競爭力跨入國內城市第一方陣。昨天,在鄭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書面審查了《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
2020年,綜合競爭力跨入國內城市第一方陣
“十三五”時期,鄭州市將在“全國找坐標,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力爭提前三年,生產總值、居民可支配收入較2010年指標實現翻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到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部分區域和領域初步實現現代化,消除城鄉之間、城市內部“兩個二元結構”和農村貧困人口、城市貧困人口“兩個貧困”人口問題,綜合競爭力跨入國內城市第一方陣,初步建成自然之美、社會公正、城鄉和諧的現代田園城市。
主要預期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和人均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以上,力爭到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部分區域和領域初步實現現代化,綜合競爭力跨入國內城市第一方陣,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實現新突破,產業發展水平邁向中高端,質量、效益和協調性明顯高于“十二五”。
大樞紐:構建國際化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大樞紐體系
建設“國際鄭”,先建“大樞紐”。鄭州將重點打造聯系全球、輻射全國的輪輻式航線網絡。拓展鄭歐貨運鐵路通道、建設“米”字形高鐵和“十字+環線”繞城貨運鐵路,打造鐵路線網。
到2020年,鄭州貨運通航城市超過50個,國際地區貨運航線超過40條,中轉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2900萬人次,貨郵量吞吐量超過100萬噸。構建四港聯動、無縫銜接的綜合樞紐體系。著力提升“鐵、公、機、海”集疏流轉效率和便捷換乘能力,努力打造陸海空對接、多式聯運、“零換乘”的交通樞紐體系。
大物流:“十三五”末期物流業增加值將突破1000億元
“買賣全球”,鄭州將建國際化的口岸對外開放平臺。構建以航空港、國際陸港為核心的國際物流網絡,建立以集散型物流為骨干的區域性集疏運服務網絡。
力爭到2020年,鄭州市物流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為實現這一目標,將加快建設國際快件集中監管中心,打造全國重要的快遞物流中心和冷鏈物流基地,打造全球網購商品集散分撥中心,建設中部散貨物流集散基地和大宗物資交易中心。規劃建設和改造提升一批物流園區。打造“互聯網+”智慧物流系統,推動建設全市物流園區公共信息平臺。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