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1-18 09:25:05 中國食品報
關注中物聯
智能機器人發展迎來井噴期。冷庫搬運機器人也被認為是生鮮電商解決“最后1公里”的前沿概念,是冷鏈物流“智能時代”到來的必要條件。
冷庫碼垛機器人在制冷行業里并不是新鮮事,機器人參與全程冷鏈才是目前的前沿技術。在冷庫里,碼垛、搬運都能用機器人來實現。除了冷庫作業可讓機器人工作以外,冷鏈運輸的全程智能可追溯化也是制冷行業前沿熱詞。全程聯網,可以在電腦甚至手機上,就能知道冷庫溫度多少濕度多少;冷藏車溫度監控系統則能杜絕原來冷藏車“偷工減料”為省油而不開冷氣的現象,讓冷鏈不斷鏈。餐廳、大型酒店里,送餐機器人自帶“保溫箱”,再也不用擔心菜肴因溫度變化而降低口感與營養。
這些制冷界的人工智能不是天方夜譚。據了解,早在2012年,思念第二工業園就有兩個德國機器人忙著天天替人搬湯圓,兩個德國庫卡機器人把包裝好的產品按規格分類擺放好,為它們包上薄膜,碼垛在立式冷庫中。依靠人工打下全國速凍市場七成江山的河南鄭州速凍企業,正式與“智能時代”并軌。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冷凍廠家選擇智能機器人來進行操作,而智能機器人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
其實,低溫冷庫機器人能在這時候升溫,原因很簡單:國內目前人工費上漲得厲害,而機器人可長時間持續工作,尤其冷庫作業“冰火兩重天”,用機器人方便高效,不會讓人受傷,還可能噴出冷氣給貨品降溫保鮮。這對多數生鮮電商解決冷鏈末端“最后一公里”來說,絕對是利好消息。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