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24 10:53:04 證券日報
關注中物聯
馬云站臺阿里啟動年貨節互聯風+農業打通“最后一公里”
傳統的農產品將再次迎來一個逆襲的機會。12月23日下午,“阿里年貨節”在延安啟動,這是繼“天貓雙11”之后阿里打造的又一個盛大“節日”。“現在,農村電商要解決的是這片土地上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現場介紹。
而面對這些“爆款”年貨可能出現的物流爆倉現象,有參加此次活動的地方政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雖然最終的數據還沒有出現,但“物流和包裝不是問題。”
阿里打造中國年
據阿里介紹,年貨節期間,天貓國際將聯合八大國家館、全球八大超市、全球八大百貨、全球八大免稅店齊聚奉獻各國國寶級年貨。一大波國際商家為了“中國年”,目前正抓緊入駐阿里平臺。
為了讓消費者能夠更加真切地體會到年味并且便利地買到全球年貨,天津市政府和阿里巴巴將共同開啟天津于家堡O2O國際體驗中心。天貓國際國家館將在此落地,開通天津跨境保稅倉(北方唯一),實現“保稅倉+現場購”的雙重模式,讓包括天津在內的北方市場消費者一站買遍全球。
但是,在馬云的介紹中,用電商反哺農村發展的意義遠大于一次購物狂歡,“農民知道把農產品賣給誰,是農業現代化進步的關鍵第一步。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沒有徹底解決農民產銷的問題,大數據是一種新的細化下的市場和市場下的細化,提前預售數據分析,農民可以做到預見性的生產,農業可以做到有計劃的配置資源,加上智慧物流業、互聯網金融的支持,這才是農業現代化、農村產業化的真正實現。”
馬云認為未來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農村信息化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亮點。農業現代化必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的一個增長極。
而從《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情況來看,更多的農業生產各方參與者,已經開始關注并著力打造農業商業品牌:“過去,農產品的銷售模式比較傳統,但現在更關注品牌,我們申請了原產地商票,建設了追溯體制,還有自建的農產品研究和檢測中心。”有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地方政府人士介紹。
除了注重產品品牌的打造和利用大數據進行生產指導之外,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產從業者也在關注著產品的物流體系建設。
“為什么大家感覺在網上買生鮮產品比較貴?生鮮企業三分之一的成本是物流和包裝成本。”有農業企業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或倒推物流行業改善
查閱公開信息可知,即使在傳統的農業流通領域,物流業一度是行業發展的“不可言說之痛。”
“目前,中國農產品物流鏈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從業者眾多,但成體系、成規模、有標準、有規范的物流企業很難得。正是由于這類企業的缺乏,才出現了農產品最后一公里難解決的問題。”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秘書長高伯海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其實,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并不局限于物流本身,它與科學倉儲、統籌分配、科學規劃、數據支持等等都緊密相關。“我們看到的最后一公里難只是表象,問題的根源在于整個行業信息化倉儲物流系統的缺失。這直接導致了種植難以計劃、倉儲難以規劃、物流難以統籌、銷售難以預期、損耗難以減免等諸多問題。再往深講一些,我們遇到的好產品價格高、難購買的現象也是因此而來。中國不缺好的農產品,也不缺人民對好品質的需求,缺的是一整套科學完善的倉儲物流體系和能夠融通中國的信息平臺,如果多一些成體系的信息化平臺,最后一公里將不是問題。”
高伯海認為互聯網+農業是整個中國農業史上第三次重要的變革,“從前,我們由純手工的農業模式轉變為工業輔助的農業模式,解決了農產品產量質量的問題;現在,我們又走入了信息化模式的新篇章,解決了供需無縫對接、產銷有據可依的歷史性問題。對農戶而言,由于大量行業信息的支持和保障,以銷定產成為可能;由于供應鏈大幅縮短,流通損耗、加價的情況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由于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第三方加入,各地農產品品牌的信用程度也得以大幅提升。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行業透明、公開、誠信、品質的共贏生態正在嶄露頭角。”
有農業企業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為縮減物流成本和減少過度包裝帶來的環保問題,擬通過增加倉儲點以實現規模出售等狀況來緩解農產品的流通成本問題。
而高伯海則解釋,未來,中國的農產品流通將不斷向發達國家的模式傾斜:“第一步,我們將擺脫目前經銷層級過多的現狀,由5至7層中間商縮減至3至4個環節,在降低成本、降低售價、減少損耗的同時提升產品的新鮮度及品質;第二步,我們的模式將更偏向于歐美模式,公益性質的經銷企業將成為唯一中間環節,消費者只需要用更少的成本就可以享受到品質更高、更新鮮、有專業機構保障的優質農產品最后,借由信息、物流平臺的整合能力、信息優勢和數據支持,基于互聯網+線下倉儲物流體系的農產品的大規模直銷行為將成為主流,農戶、公眾的利益都將達成最大化,中國農產品市場將因流通環節的規范化、信息化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新常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