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04 09:18:27 深圳特區報
關注中物聯
快遞實名制新政實施月余了,效果究竟如何?記者隨機聯系多家快遞公司進行投遞,發現檢查證件者寥寥。對此,市郵政管理局回應稱,新政落地尚處“磨合期”,解讀接納尚需時日。
記者調查:快遞不主動檢查證件
為測試占市場份額較大的快遞企業是否嚴格落實快遞下單實名制,記者隨機聯系多家快遞進行投遞。結果,多數快遞小哥對寄件單張的填寫相當隨意,甚至主動要求記者寄件人處只留下姓和電話即可。有的根本不要求填寫寄件物品品名,對原裝物品提出檢查的更是寥寥無幾。只有涉及保價物品時,快遞員才提出核對物品。
來自某通快遞的快遞員小胡告訴記者,有些寄件人嫌麻煩不愿填寫清單或不配合檢查物品時,他們就只問個大概就算了。
市民:隱私泄密成最大隱憂
快遞實名制,意味著寄送快遞必須出示身份證進行檢查。但從事快遞派送多年的區域總管小張卻告訴記者,現實中很多寄件人不愿意在快遞單上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通常都會隨便編一個名字。而編撰虛擬姓名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嫌麻煩圖方便,有的是習慣使用網名,有的則干脆只留聯系電話。“要是一定要客戶出示身份證,有可能會讓客戶更換快遞公司,實名制要嚴格實行有難度。”
而對于收寄件人來說,對于推行快遞實名制說法不一。
不少收件的市民認為,快遞實名制至少能保證自己快遞不被人冒領。而作為寄件方而言,因曾發生過快遞企業泄露顧客隱私情況,普遍對泄露個人信息隱私保護表示了擔憂。因此,不少人選擇了寄快遞不使用真名,主要也是防止自己的真實姓名和手機號碼被外人知曉。
假證蒙混過關 將承擔法律風險
對于一些市民對快遞實名制“見招拆招”,試圖用假證蒙混過關的行為,記者特意咨詢了律師。
深圳遠明律師事務所王厚春律師告訴記者,快遞寄送行為是在寄遞企業和交寄用戶之間的合同交易行為,按照合同法有關規定,合同的當事雙方均應對共同合同承擔相應的義務。用戶不得出示偽造的身份證明,如果有用假證蒙混過關情況,用戶或將面臨法律責任。
部門回應:實名制重在核實而非登記
一面是企業落實快遞實名制可能遭遇的經濟損失,一面是心懷疑慮的市民擔憂信息泄露,作為政策執行者的市郵政管理局又是如何回應?
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的政策解讀,“針對寄件人實名收寄,不對收件人實行實名投遞。”方案要求企業比對核實客戶信息,而非登記。并未要求將消費者身份信息記錄在快遞面單上,也不需要登記保存用戶的身份信息,不存在查驗居民身份證問題,只是進行一下比對核實。
快遞實名制其實就是三個規定動作,一是快遞企業核實寄件人的電話號碼;二是查驗包裹;三是查驗證件。快遞單上不填市民身份證號碼,只填寫市民的電話號碼,不會泄露市民重要隱私。如果有快遞企業將身份證號碼寫在運單上,容易造成快遞包裹在流轉過程中的信息泄露。而且,目前的實名制只是在收寄環節,針對寄件人的實名收寄,還不包括投遞環節對收件人實行實名投遞。
究其根本,實名制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寄遞渠道,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從源頭上確保郵件快件的安全性。為公安等部門追查利用郵件快件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案件提供有效線索。
相關負責人特別強調,短期內,實名制確實給寄件人和快遞企業帶來一些麻煩,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快遞安全角度,實名制不用存疑,呼吁市民和企業給予理解和支持。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