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03 11:12:50 紅商網
關注中物聯
近期在江蘇、湖北、廣西、海南等地部分農村調研了解到,當前,農村電子商務對暢通農產品銷售、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也應看到,農村電子商務尚處于起步階段,面臨缺人缺錢缺配套服務等多重困境,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競爭力打造、創業平臺搭建、物流體系及相關培訓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短板。其中,就物流而言,有專家曾表示,我國農產品物流環節的損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則為3%、甚至更低,相差十倍之多。
配套服務滯后 培訓亂象叢生
隨著農村電商日益增多,一些地方正在逐漸建立配套體系,但總體而言,農村電子商務配套服務滯后、運輸成本高、培訓不足或存在亂象,是不少地區反映的較為普遍的問題。
“我感覺上當了。前不久參加一個公司組織的電商培訓,第二天就幫忙注冊一個網站,我當時刷卡交費2.1萬元。參加的有上百人,都是像我這樣急著想要搞電商的老總們。”京山縣羅店鎮劉港水稻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劉實勇說。此外,也有人反映,有的電商培訓僅僅是搞一個網頁,根本不是銷售平臺,沒有建立上下游產業鏈。
有基層干部反映,目前農業勞動者年齡普遍較大,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缺乏電子商務知識和操作技能,發展電商在營銷、運營、設計等崗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湖北京山縣的國寶橋米、京和米業的電商銷售平臺設在武漢而不是京山,其主要原因是京山缺乏人才。
江蘇金壇一名農口干部說,農村創業培訓分散在很多個部門,有農口、科技、民政、人社、團委、婦聯、工商聯等等,處于“九龍不治水”的混亂狀態??h市里的部委辦局都有一些資金和項目,搞農民創業培訓也是各搞一攤,請來講課的人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花了錢但沒有什么效果,也沒有建立一個有真正影響力的創業培訓平臺。
“一些農民聽商家說,有一種紫薇花可以開出七種顏色,不少村民就信以為真,也在網站上發布這一訊息,不少顧客買了之后發現問題,就在網站投訴。”江蘇沭陽縣顏集鎮堰下村黨支部書記李彥春舉例道,這不僅影響了買方,更是影響了花農群體,甚至損害了一個地域的形象。記者調研了解到,一些農民為了短期利益兜售虛假產品時有發生。如何線上線下聯動打擊虛假產品銷售需要引起重視。
部分地區網絡基礎落后,配套服務滯后。“基礎設施落后,在中西部地區表現明顯,主要是網絡運行質量差,電信費用高,部分農村偏遠地區沒有覆蓋網絡。”京山縣商務局有關人士說。
同時,隨著電子商務高效運轉,越來越離不開快遞、倉儲、運營、園區等電子商務服務協同支持。不少地方反映,電子商務沒有統一的服務平臺,不能為網商提供咨詢、倉儲等一站式服務,具體體現在服務費用高、服務效率低、服務空缺等方面,如快遞費較高、送貨比較慢、較少有相關運營服務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