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27 09:32:33 團結報
關注中物聯
現代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離不開方便快捷的物流,隨著電腦、網絡在農村日益普及,不少農村居民開始網上購物及網上銷售農產品。但受制于快遞等農村物流發育不充分,“買難”、“賣難”的現象都不同程度存在。以保靖縣為例,作為國家級貧困縣,農村物流發展相對滯后,不能夠很好地滿足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的物流需求,也制約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現狀
2004年,保靖縣作為全省基層供銷社改革改制試點縣,對全縣33家企業進行了捆綁式整體依法破產,處理所有社有資產用于職工安置。至此,供銷系統原有的供銷網絡基本丟失。改制結束10余年以來,縣供銷聯社一直努力為重新構建服務“三農”的網絡平臺尋求出路,先后組織成立了5家實體公司,建立農資、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再生資源、煙花爆竹等銷售網絡200余個,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0余個、產業協會2個。但是,最終因市場競爭力太大和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不善,除民惠石油液化氣公司尚在經營外,其他4家公司均已停止營運。
目前,保靖郵政物流在農村還擁有自辦營業網點9個、委托代辦網點20個,建有“三農”服務站55個,鄉鎮覆蓋率100%。但受物流運力、運輸成本等制約,一部分鄉鎮有郵車負責運輸,還有一部分鄉鎮是通過農村客運班車轉送,到了鄉鎮到村寨這一環節基本是靠郵遞員騎摩托車傳遞。
整體而言,保靖農村物流還處于初始發展階段。
主要問題
物流交通基礎有限。保靖縣山多、溝深,建設成本高,上級補助資金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加上財力有限,地方配套無法跟上,嚴重影響農村公路建設。全縣2658公里農村公路中,沒有二級及以上公路,三級公路僅33公里,四級公路僅487公里,等外級公路達2138公里。由于路面狹窄,給農村現代物流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物流管理不夠規范。郵政物流在部分鄉鎮擁有自辦營業網點,但在部分鄉鎮只有委托代辦網點,代辦網點從業人員多數是在經營其它業務的同時兼營物流業務,沒有專職的物流員;為節約運輸成本,部分鄉鎮物流有時幾天才收發貨一次,而鄉鎮除店主外基本沒有專職的快遞員,故很少提供派送上門服務,需消費者自行前去提取,收到件后也不能保證第一時間通知提取,使得本應快捷、高效、便民的物流服務質量大打折扣。
物流成本壓力過大。農村物流市場潛力巨大,但也存在人口居住分散,點多、面廣、線路長、單位運輸成本和派送成本較高等不利因素。當前農村物流經營成本主要包括縣城到鄉鎮的運輸成本、通訊費、房租等,其中縣城到鄉鎮過高的運輸成本是制約農村物流發展的關鍵。據了解,一個鄉鎮一天的業務量就幾件或十幾件,而鄉鎮到縣城的運輸成本動輒幾十上百元,一些偏遠鄉鎮的物流費連車輛油錢都不夠,每年成噸成車的瓜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因無法及時運出而爛掉,老百姓損失慘重。
農村居民不夠信任。除郵政物流外,一些農村居民對于其他物流還不夠信任,認為農村物流經營尚不規范,服務質效較差,缺乏有效監管,一旦出現快件損壞、丟失現象,自身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部分農村居民出于安全考慮,他們更愿意多花車費乘車到縣城一級物流公司辦理業務。
硬件條件還不具備。受網絡基礎設施和網絡金融服務限制,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居民不具備網購、網售、網上支付條件;由于鄉鎮勞務輸出量大,農村居民主要是老人、婦女、兒童,他們受教育程度較低、物流意識淡薄,相關知識缺乏;儲存條件、裝卸搬運設備落后也是制約農村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
發展對策
為給物流運輸提供便利條件,根據保靖縣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臺更適合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實際情況的公路建設優惠政策;全面落實國家農村物流發展有關政策,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引導大型物流企業向農村發展;大力完善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和金融服務體系,保障農村居民有條件享受便捷的物流服務。
要積極探索物流發展模式,整合交通、農業、郵政、供銷等各方資源,建設具有客運服務、交通管理、農資及農產品倉儲、日用品分撥配送、再生資源回收、快遞配送等功能的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同時充分利用農村公交等運輸資源,破解鄉鎮到村寨物流運力不足的問題。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