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16 11:21:18 無艱不商創業志
關注中物聯
北京市每年蔬菜供應約為770多萬噸,每斤蔬菜平均要產生三兩左右的垃圾,全年的垃圾總量達到230萬噸。昨天,市政協進行重點提案督辦考察時建議北京市應搭建凈菜產業市場平臺體系,將凈菜逐漸推廣進入社區。市農業局回應說,凈菜產業平臺搭建將納入今年北京市制定的《“十三五”時期北京市蔬菜產業發展規劃》中。
現狀:蔬菜“垃圾”每年230萬噸
北京市每年蔬菜供應約為770多萬噸,每斤蔬菜平均要產生三兩左右的垃圾,全年的垃圾總量達到230萬噸。以新發地為例,這里供應北京70%-80%的蔬菜,但由于蔬菜的易損耗性,導致其在流通環節產生大量的垃圾,每天產生垃圾高達33噸。另外,農產品包裝材料的使用也是一大能源消耗,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每天使用塑料袋22500個,編織袋1萬個,而且每經過一次中轉,必然要更換一次包裝,加劇了包裝材料的浪費。
此外,我國蔬菜水果在流通中的損耗率高達25%至35%,而發達國家一般控制在5%以下。土豆、胡蘿卜、白薯、藕根等根莖類蔬菜經常帶著泥土一起進城,大白菜、大蔥、芹菜、韭菜、萵苣等的根葉也有將近1/4要扔掉,但本市水資源供需壓力大,每年蔬菜供應約730多萬噸,而清洗每500克擇選后的蔬菜需要1500克的水,全年用水的總量達1600萬噸左右。
建議:凈菜推廣進社區
凈菜,是將蔬菜在無菌的車間內經過人工分類擇選后,使用現代機械化加工經過浸、洗、震蕩、噴淋去除各種有害物質、控水、包裝后的蔬菜??杀ur72小時,但需要保證溫控在0℃至4℃之間。但目前我國凈菜項目尚無國家統一標準,北京市具有凈菜加工能力和售賣的企業極少,而且配套的環節也不齊全。
市政協委員們建議應加快立項搭建凈菜產業市場平臺體系,將凈菜逐漸推廣進入社區,使居民能夠便捷地購買到放心且便宜的凈菜。首先要在蔬菜產地就近建立凈菜加工基地,提高蔬菜垃圾處理能效,鼓勵果蔬生產基地建立大型蔬菜初加工和深加工基地,這樣做至少降低了20%蔬菜中不可食用部分往返的運輸;其次,要將凈菜逐漸推廣進入社區,要加快改變農貿市場條件,建立凈菜快速廉價配送系統。在各農貿市場、超市和居民小區建立凈菜供應點,配備凈菜空調室,形成凈菜配送、銷售網絡。
此外,還應盡快制定凈菜進城的法規及凈菜標準,建議北京市有關部門制定統一的凈菜標準,對于蔬菜、水果不可食用部分的比例,并嚴禁泥土、爛葉進城。大力推動可循環包裝容器如周轉箱的使用,建立回收激勵機制。提供專項資金為生產企業建立互聯網+凈菜的供應平臺。
回應:凈菜產業平臺將納入“十三五”規劃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有蔬菜加工和配送企業100多家,年加工蔬菜總量達到60萬噸左右,占郊區蔬菜生產總量的20%左右。下一步市農業局將在現有標準基礎上繼續完善針對主要蔬菜品種的凈菜加工和流通等全鏈條各環節的相關標準,為推進凈菜企業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農業局表示,將凈菜產業發展納入北京市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在今年北京市將制定的《“十三五”時期北京市蔬菜產業發展規劃》中,將納入凈菜產業平臺搭建的內容,推出發展目標和建設任務。此外,還將繼續推進蔬菜產地凈菜處理能力建設,計劃5年內共推出5個萬畝50個千畝村的建設,支持蔬菜主產區凈菜處理能力建設。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