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16 10:57:41 包裝地帶
關注中物聯
雙11的瘋狂搶購大幕已經落下帷幕,滿滿的購物車被一掃而空。在接下來的一周多時間里,紛至沓來的快遞將被裝進各種包裝內平安送達消費者手中。在如工蜂般遍及全國大街小巷的遞送之間,最高興的人除了馬云、劉強東以外,當然還有大大小小生產這些包裝材料的企業。
“快遞好,包裝才好!”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2015年的包裝業,我覺得這句話再恰當不過。
2014年,中國快遞包裹激增到140億件。而2015年上半年,中國快遞包裹更是比去年凈增43%,按照這一趨勢,今年中國快遞包裝需求將狂增到200億件。那么這200億件快遞將產生的包裝需求為:200億張運單、28.7億條紡織袋、80億個膠袋、30億個紙質封套、95.8億只紙箱、163.7億米膠帶、28.7億個內部緩沖包裝件。
近日,中國郵政總局局長馬軍勝偕同馬云“探班”各大物流公司,馬勝軍對快遞物流企業提出了三點希望:首先要重視國內客戶的滿意度;其次要加快國際物流建設;第三,要注意包裝材料的環保性,比如接下來包裝上的膠帶紙、塑料包裹要考慮使用可降解材料。
由于快遞包裝使用的膠帶、塑料袋以及塑料填充物在回收、處理與再利用方面,均存在很大困難。環保人士正大聲呼吁予以整治,有一份環保報告建議,首先要從生產原料、包裝設計和包裝使用等方面進行減量化,同時盡量選購紙質包裝等環保的包裝產品。
這對包裝行業來說,與其說是挑戰,不如說是機會。未來幾年,更容易回收、可自然降解、低克重的環保包裝材料將是快遞包裝的首選。希望包裝企業不能很好的把握這一方向。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