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0-26 10:13:33 農民日報
關注中物聯
10月中旬,已辦了23屆的北京種子大會如期開幕。不少參會者告訴記者,本屆大會跟往年有點不一樣。
說不一樣,一方面是因為本屆北京種子大會首次由京、津、冀、滬、渝五地聯合展示農作物種業成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本屆大會上多家種企與電商巨頭的合作成為一大亮點。用參會者的話說,“電商瞄上種企了”。
10月16日,北京市多家種子企業與京東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記者從京東公關部方面了解到,這些種企包括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克勞沃草業技術開發中心、北京凱福瑞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綠冠草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東升種業有限公司。
從協議內容看,種企之所以選擇京東,看中的是京東在資本、人力、技術、硬件設施、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的資源,雙方的合作范圍包括產品、運營、金融,以及物流。合作達成后,傳統種企有望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從而掌握快速拓展新興市場的主動權。
一位不愿具名的簽約種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種子市場行情還不是太好,與電商展開合作,對企業來說也是一條路子。”而之所以是京東,是基于京東商城不同于平臺型電商的兩大優勢:一是強大的自營采購體系,可以從源頭保證種子的質量,這是種業電商的根本;第二點,則是京東完備的自營物流體系,便于企業建立完整的質量追溯體系。
京東的物流體系,對種企而言到底有多重要?
目前,愛種網、阿哥匯、云農場等農資電商平臺均涉足種業電商,但是登陸這些平臺的企業,仍需要借助經銷商來配送。“總是離不開經銷商,也就是說離不開傳統銷售渠道,導致很多種子企業不愿意把好產品放到網上來。”阿哥匯董事長韓庚瑞告訴記者。
“不愿意把好產品放到網上來”,其結果就是農民仍然會選擇經銷商所賣的種子,從而形成了種業電商的惡性循環,畢竟,與電商平臺的價格優勢相比,品質和服務才是更重要的。
北京市多家種企與京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當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正在四川綿陽參加“2015年中國(四川)電商發展峰會”。
“過去十幾年中國電商其實也有一個大的弊病,那就是犧牲質量單純追求低價,不顧品質和品位,一味地圖便宜。”不足十分鐘的演講中,劉強東所傳遞的最重要的一個觀點是:“中國電商未來的出路是走品質化、品牌化道路,把質量放在第一位。”
這一觀點,也是種業電商各方主體最需要踐行的。
但是,至少目前,種企很難把好品質的種子放到網上來銷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絕大多數種企和電商平臺必須借助經銷商來實現配送。
如此,就不難理解此次多家種企與京東集團的合作為何廣受關注了。與絕大多數平臺型電商有所不同的是,京東一直致力于自營物流,牢牢把握住了配送的主動權。
四川仁壽縣,盛產枇杷。今年5月11日,京東網上商城配合“仁壽枇杷節”做了一次網上節慶,充分展現了京東物流的“給力”。“根據往年枇杷成熟期,活動策劃時間定在了5月11日。但是今年枇杷成熟較早,5月6日就已經可以摘了。”仁壽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盧元國告訴記者。
“枇杷熟了,有兩天不摘就得落果。我們等到5月9日,實在不能等了,趕緊摘。”仁壽縣文宮鎮飛躍合作社理事長徐友坤向記者講起當時的“緊張局面”:5月9日采摘,涂著京東大紅標識的貨車等在村口,采摘后立即裝車,按照京東配送系統的調配,在36小時內就送到了北京、上海等地消費者的手中。
這場農產品進城的物流大考,京東在仁壽考場給出了漂亮的答卷。而在農資進村的考試中,京東的成績同樣不俗。
今年年初以來,京東加速推進農村電商3F戰略,經過10個多月的努力,目前已經有近600家縣級服務中心和1000家“京東幫”服務店開業,招募鄉村推廣員近10萬人,涌現出了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的京東幫服務店,以及單月傭金收入過萬元的鄉村推廣員。
2009年,“90后”夏磊成為京東一名配送員,如今,他已是四川省仁壽縣京東縣級服務中心的鄉村主管。“不到一年時間,發展了297名鄉村推廣員。”他告訴記者。鄉村推廣員,一方面,“顧名思義”為京東做鄉村推廣,另一方面,也配合縣級服務中心和村級服務站的專業配送員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工作。
“縣級服務中心+村級服務站+鄉村推廣員”的架構,為京東做農資電商奠定了基礎。今年8月11日,京東農資電商頻道正式上線。為推進京東農資電商戰略的落地、加快業務發展進度,京東整合相關社會農業服務資源,分別在“華南”、“華東”、“華中”進行了京東農資電商示范區的模式探索。如今,與京東展開電商合作的涉農企業已達145家。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