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0-12 11:25:55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關注中物聯
從京東的618,到8月18日的蘇寧發燒節,再到即將上演的雙11購物狂歡節,電商行業的火爆程度年年攀升。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40億件,躍居世界第一。最多的一天,有超過1億件快件在寄遞途中。按照每件快遞使用1米長的膠帶計算,我國網購快遞包裝每年使用的PVC透明膠帶總長度,足以沿赤道繞地球近120圈,造成的包裝浪費量相當驚人。
快遞往往都經過多層包裝,常見的有紙箱、塑料袋、用于填充易碎物的塑料泡沫、固定的膠帶等材料,但這些最后都成了包裝垃圾。以PVC透明膠帶舉例,這種膠帶作為垃圾埋在土壤里百年都不能降解,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威脅。電商火熱,環保不可缺,印包企業需要找到一個更綠色環保的快遞包裝方式。
筆者認為,在網購快遞包裝領域應當推行“恰當包裝”,利用包裝材料及其組合實施減量化,最大限度地節省包裝空間,減少快遞包裝垃圾。一方面,可利用二次回收體系來減少使用總量;另一方面,對不能重復利用的包裝材料,應考慮將其作為制造其他新的包裝材料的再生材料來使用。從功能設計上考量,也可使用易撕包裝、免膠合包裝等代替以往的多層包裝結構,避免二次封箱,減少快遞包裝材料的浪費。
網購快遞包裝缺乏統一的標準,其結構、規格要求一直沒有明確,這就給網購快遞包裝的生產、倉儲和物流帶來了許多麻煩。物流企業需要借助行業規范和標準的制定與建設,對包裝種類進行整合,進而改進包裝方案。
首先,政府及有關部門需針對網購快遞包裝推出合適的技術法規與標準,進行具體技術、行為、標準上的限定。在制定技術法規和標準時,可根據不同商品的屬性來建立分類包裝、分類計費的方法,便于網絡商家進行區別。同時針對不同商品的包裝設計予以規范,禁止過度包裝。
另外,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出臺相應的獎懲制度,督促物流企業主動對包裝物進行“恰當包裝”,避免浪費。可以與相關行業協會進行合作,在一些規模化企業進行試點,給予一定的激勵政策,提高其積極性。
最后,還需要利用網絡、媒體對社會大眾進行網購快遞包裝知識教育,提升整個社會對于網購快遞包裝規范化的執行與監督,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