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19 11:13:43 人民日報
關注中物聯
近日,西安某快遞公司員工在分揀包裹時,發現一包裹流出不明液體,便湊前聞了聞,結果造成兩名快遞員中毒。據了解,該包裹內為異氰基乙酸酯,屬于危險化學品,有毒性。盡管有驚無險,未造成大面積人員中毒,但“奪命快遞”再次出現,暴露出的快遞行業安全問題,還是引人憂心。
我國郵政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早就明確規定了禁止郵寄物品的種類,并要求實行嚴格的驗視制度。異氰基乙酸酯屬于氰化物系列,是有毒性的危險物品,屬于禁寄品。這樣的禁寄品竟能“翻山越嶺”來到異地,相關制度規定豈不是成了“稻草人”?該包裹上已寫有“異氰基乙酸酯”字樣,寄出地緣何還稀里糊涂放行呢?有規定,不執行;有制度,不遵守,快遞的安全,從何保障?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電子商務火爆,快遞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快遞業出了問題,也不能“將孩子和臟水一起潑出去”。而這不僅需要行業強化自我管理,嚴格按制度、按規定查驗核實寄送物品,監管部門也有義務將常態化監督貫穿始終。同時,更應該考慮在立法和行業規范上,建立責任更加明晰的管理制度。畢竟,安全是我們每個人最樸素的期待,也是最基本的福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